2023全球創新百強榜單含13傢中國內地企業 華為、騰訊入選


近日,國際權威專利分析技術供應商律商聯訊(LexisNexis)發佈“2023年度全球創新百強”報告,基於專利資產指數篩選出當前世界具有最高創新力的機構。其中,13傢中國內地企業脫穎而出入選百強,它們分別是:瑞聲科技、螞蟻集團、京東方、寧德時代、大唐電信、大疆創新、華為、中國中化、舜宇光學科技、騰訊、天馬微電子、維信諾、煙臺傑瑞集團。

制藥技術和信息技術兩大龍頭行業仍保持百強企業中的頭兩位。中國企業在信息技術領域僅次於美國,亞洲共有4傢企業入選百強,全部來自中國,分別是螞蟻集團、華為、騰訊和大唐電信。

據公開報道,2021年我國主要大型數字科技企業的平均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10%,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數字前沿技術的重要創新力量。

當前,我國企業積累的大量專利正不斷向實際應用轉化,從而深化數字經濟發展,推動下一次的產業進化。


相關推薦

2024-09-27

北京民營企業百強”發佈會,正式發佈北京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百強榜單。據解,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百強榜單以企業2023年度營業收入、研發費用、研發強度、研發人員為核心指標,綜合考量企業依法合規經營、誠實守信等方面情

2022-10-22

10月22日,雷軍在個人微博曬出波士頓咨詢BCG評選的2022年全球創新50強榜單。其中,小米入選,排在31位。共有7傢中國公司入選。從排名來看,蘋果公司占據榜單首位。微軟排在第二位,亞馬遜第三位,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四位,

2023-11-06

近日,BCG全球50強榜單正式發佈,在前20名中,中國僅有兩傢企業入選,它們分別為華為和比亞迪,其中華為位列榜單第8名,比亞迪緊隨其後,位列第9名。來看具體榜單,1-6名均為美國企業,它們分別為蘋果、特斯拉、亞馬遜、

2022-09-21

在最近幾十年,深圳的發展非常迅速。曾幾何時,它還是我國南海海邊的小漁村,到如今,卻已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而且,在這幾十年的時間中,隨著深圳市一起發展的,還有很多優秀的中國企業。9月21日,深圳市企業聯合會

2024-03-06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佈《2024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華為在其中位居中國企業第一、全球第七。據解,科睿唯安“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著眼於企業持續的卓越創新能力,主要從影響力、專利授權成功率、

2022-08-12

高,共有18傢。寧德時代是唯一一傢連續5年入選的公司。全球跌宕、奔騰的又一個20年代,那些正在穿越周期的創新公司再次向我們詮釋:進步就是波動。這是福佈斯中國創新力企業50強榜單的第五年,也是新冠疫情爆發後的第

2022-09-07

68.07億元的營收位居第五,騰訊5601.18億元第六。關於技術創新情況,民營企業500強中,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超過3%的企業288傢,超過10%的企業158傢。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3%的企業80傢,超過10%的企業6傢。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3-11-21

賴耘峰表示,盡管目前IPO活動較為疲軟,但中國香港仍是全球重要的IPO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香港與時俱進,持續改善IPO制度。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新規有利於科技企業,如人工智能、智慧駕駛等行業企業。GEM改革意在活

2024-03-05

3月5日,任澤平團隊發佈中國民營企業百強排行榜2024。據CNMO解,該團隊對比工商聯、中企協、《財富》等榜單,結合Wind在中國及海外上市、發債的中國民營企業,統計民營企業2022年的營業收入情況。從排名來看,京東穩居第一

2023-12-18

快科技12月18日消息,近日,中國最大的創新者社區,極客公園發佈2023年度中國創新力量50榜單(InnoForce 50)”,在人工智能領域,阿裡雲和華為雲成功入選。據介紹,本次評選對象為,在過去一年為泛計算機科學領域及其交叉

2022-07-27

行,會上發佈2022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榜單中,國傢電網以6015.16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本年度最具價值品牌榜首,中國工商銀行、海爾分別以5369.32億元、4739.65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三強。從近三年的榜單數據來看

2022-08-09

| 李信馬7月27日,Google和凱度聯合發佈《2022凱度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這是衡量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看法的專業榜單,其中既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華為、騰訊,也有些中國人都不熟悉的名字。不過讓人有些意外的是,上榜

2024-10-10

除優秀的銷量數據外,vivo還入選Brand 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百強榜,這也是對vivo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的充分肯定。在本次開發者大會上,vivo還發佈全新升級的自研藍河操作系統、全新藍心大模型矩陣、藍心智能AI戰略等等。

2024-01-01

受益低基數效應而實現同環比增長,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創新共振、自主研發公司有望表現比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