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消息,彭博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Gurman)最近評論稱,在美國司法部對蘋果公司的訴訟中,似乎存在一種對過時或次要問題的過分關註,而忽視更緊迫、更重要的問題。
例如,蘋果為適應行業趨勢和外部壓力,已經對其超級應用功能進行擴展,對流媒體遊戲服務進行開放,並且計劃引入增強信息服務(RCS)。這些舉措表明蘋果正在努力調整其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和監管環境的變化。
其他一些指控更為合理,如智能手表支持不足和對近場通訊(NFC)技術的限制,反映蘋果在維護其產品和服務獨特性時可能采取的排他性措施,這些做法可能會阻礙市場競爭和創新。
然而,古爾曼強調,訴訟並未充分涉及對蘋果應用商店所需的根本改革。應用商店是蘋果生態系統的核心,其管理政策和運營方式是公眾和開發者廣泛關註的焦點。這包括開發者申訴的處理方式、收費結構,以及應用審查過程等,這些方面都是亟需改進的地方。
盡管存在上述缺陷,古爾曼認為,這場訴訟及其背後的監管審查可能促成蘋果公司運營方式的顯著變化。這種變化可能不僅影響蘋果如何對待開發者和競爭對手,也可能影響其產品和服務的開放性,以及與用戶的互動方式。這表明,盡管訴訟集中在某些可能不那麼關鍵的問題上,但它仍可能成為推動蘋果進行重要改革和調整的催化劑。
以下是翻譯內容:
在對蘋果的訴訟中,美國司法部似乎更加關註於一些過時或不那麼關鍵的問題,反而錯過解決更為迫切問題的機會。
盡管蘋果一直努力維護其友好的公共形象,但深入解後不難發現,它實際上是一傢積極主動的公司。這一點,隻需看看那些突然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或是被其驅逐出市場的應用開發者,便可見一斑。
蘋果也並非一傢歡迎開放或競爭的公司。它長期以來一直拒絕將其iMessage應用引入安卓平臺,直到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才勉為其難地同意采用跨平臺的RCS(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增強信息服務)系統。蘋果迫使開發者使用其應用內購買系統,規避雲遊戲服務,並始終不願開放其“免接觸式支付芯片”給外部應用,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它希望保護自己的封閉生態系統,避免受到競爭對手的幹擾。
這些都為美國司法部上周對蘋果提起的反壟斷訴訟提供大量素材。然而,訴訟主要關註的卻是一些已經過時的論點,或者是蘋果已經解決的問題。更加令人質疑的是,它竟提出一個說法,即蘋果為傷害競爭對手而讓自己的產品變得更糟。此外,美國司法部還將蘋果的成功歸功於2001年與微軟達成的反壟斷和解協議。
但是,本案最大的缺陷可能在於:美國司法部幾乎無法提供確鑿的證據來證明蘋果確實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該訴訟聲稱,人們之所以一直選擇使用iPhone,主要是因為蘋果設置重重障礙,讓人們難以更換服務,而不是因為人們真心喜歡iPhone。美國司法部甚至聲稱,蘋果試圖通過新版的CarPlay來傷害汽車制造商,僅僅因為它占據更多的儀表板空間。然而,這項服務對消費者和汽車品牌而言都是完全可選擇的,並且在短期內也並未顯示出普及的趨勢。
更令人驚訝的是,美國司法部還做出頗為荒謬的斷言,稱蘋果對iPhone的嚴格控制導致亞馬遜和微軟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慘敗。訴訟進一步指出,禁止雲遊戲應用是為推動更昂貴的iPhone硬件銷售,而蘋果還應為讓用戶更難以轉向安卓平臺的學習曲線負責。
實際上,蘋果的一些做法確實引起人們的擔憂,但遺憾的是,美國司法部在這些真正關鍵的問題上所投入的時間相對較少,反而將精力集中在顯得對現代技術缺乏解、不夠成熟的指控上。
美國司法部對蘋果公司提起的訴訟涵蓋五個關鍵指控:
首先,蘋果被指控阻礙“超級應用”的發展,這類應用整合多種小應用於一個綜合平臺之內。
其次,蘋果不支持雲流媒體遊戲服務,該服務通過數據中心運行並可直接傳輸至iPhone,供用戶體驗。
第三,蘋果禁止在iPhone上使用第三方短信應用來發送信息,同時,其自有的iMessage軟件也無法在安卓系統上使用。
第四,蘋果在支持第三方智能手表方面存在缺陷,尤其是在接收通知等功能上。
最後,蘋果禁止第三方應用使用其近場通訊(NFC)技術進行面對面支付。
針對這些指控,讓我們快速回顧前三項。這些指控要麼已由蘋果通過更新或政策調整得到解決,要麼存在誤導性:
關於“超級應用”的指控,蘋果於今年1月實際上已經擴展超級應用的功能,使得開發者能更便捷地將小應用嵌入到自己的應用中。需要指出的是,許多超級應用一直都得到蘋果的支持。它們在美國市場未能大獲成功的原因,並不完全是因為蘋果的限制,而是它們未能在文化層面得到廣泛接納,Facebook等少數例外除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通常隻有大型企業才有能力開發超級應用,而這類應用往往會對小型開發者構成威脅,那麼美國司法部對此又應如何應對?
至於流媒體遊戲服務的指控,蘋果在今年1月也已經對其進行開放,支持開發者創建可以訪問遊戲庫的應用。事實上,蘋果一直允許開發者提供基於雲端的遊戲服務,但之前確實對微軟、英偉達等公司施加限制,不允許它們推出能訪問完整雲資源庫的應用。這是一個引人關註的議題,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這一爭議已在四年前引發廣泛討論。
最後,就短信應用的指控而言,蘋果在2023年宣佈一項重要更新:隨著iOS 18的更新,增強信息服務(RCS)預計將在2024年底引入iPhone,標志著互操作性的新時代即將到來。不過,我們也要承認,蘋果並未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在其設備上發送短信的權限,同時,iMessage服務遷移到安卓平臺的可能性幾乎可以說是無望的。
公平地講,若非因為這場訴訟及全球范圍內的監管壓力,蘋果可能不會這麼迅速地做出上述改變。同時,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阻止美國政府追究蘋果過去的行為,這與歐盟針對流媒體音樂服務所采取的措施類似。隨著案件的進展,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國司法部的律師們會保留更多的信息和證據。
對於最後兩項指控,它們顯然更具有合理性:
關於智能手表的支持問題,iPhone的操作系統與Apple Watch的協同效果確實是市場上最佳的。這背後明顯反映蘋果的戰略意圖——推廣其自有智能手表銷售,並試圖將消費者更緊密地綁定在自己的生態系統內。盡管蘋果也提到隱私和安全的考量,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對第三方設備的支持,特別是智能手表方面確實存在不足。從技術上看,這並非難以解決的問題。
此外,蘋果還以安全和隱私為理由,阻止外部公司使用其近場通信(NFC)技術開發與Apple Pay競爭的支付系統。然而,更合理的推測是,蘋果此舉旨在保護其通過每筆Apple Pay交易所獲得的豐厚傭金。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已在歐洲開放NFC接入,並聲稱其在美國的相關技術工作也在積極進行中。
在這關鍵時刻,我們還不清楚美國最終對蘋果有何期望——是要求其支付巨額罰款,改變其現有做法,還是兩者兼而有之。但無論結果如何,可以預見的是,蘋果很可能會對其軟件進行全面的改革,並逐步采納其在歐洲所被迫實施的措施。
預計,蘋果將不僅會在美國向第三方開放NFC技術,還會進一步擴展對外部智能手表、應用商店、應用內支付服務、物理追蹤器、瀏覽器引擎和語音助手的支持。毫無疑問,蘋果還將需要使iPhone的數據傳輸過程更加便捷。然而,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將iMessage引入安卓系統的可能性,鑒於蘋果方面的堅定反對,似乎將永遠不會實現。
令人頗為費解的是,這場訴訟並未把焦點更多地放在蘋果應用商店上——一個明顯需要徹底改革的領域,無論是收費結構、應用審查流程還是開發者指導方針等方面。作為一個自喬佈斯時代以來已有二十年歷史的系統,應用商店顯然顯示出其時代的痕跡,迫切需要一次全面更新。
然而,美國司法部的這場訴訟似乎並不是推動這些必要變革的最佳方式。訴訟自有其固有的運作邏輯,可能會因為一些毫無根據的指控而分散對更迫切問題的關註。鑒於蘋果為律師和說客所設的預算幾乎無限,且其首席執行官對和解持有否定態度,這一策略無疑充滿風險。蘋果方面已明確表示,這場訴訟“在事實和法律層面均存在謬誤”,並計劃“積極抗辯”。
盡管如此,有一點似乎十分清楚:無論蘋果在這場訴訟中勝敗如何,其未來的運營方式都將經歷顯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