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可控核聚變堆實現在即,還是在陜西?


國內首個商用可控核聚變堆將建成,還是在陜西???一覺醒來,可控核聚變要商用的消息就刷屏,不少網友已經在腦補“是不是能用上可控核聚變發的電”。

衡宇 蕭簫 發自 凹非寺

再仔細一看,事情似乎沒那麼簡單——

新聞裡提到的這個商用化的可控核聚變項目,連裝置都還沒搭好……

要知道,國外的ITER、國內合肥的EAST已經做好些年,可控核聚變“商業化”也隻敢保守地提一句“三十年內實現”。

這個連裝置都還在搭建中的可控核聚變堆,真就能成我國首個商用項目?

陜西這個項目,究竟是個啥?

新聞中提到的這個項目,由陜西星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環聚能”)實施,技術源自清華大學核聚變團隊。

據團隊介紹,他們提出和設計的基於球形托卡馬克的緊湊型重復重聯聚變反應堆(CTRFR),有望極大減少繁冗的輔助設備,顯著降低聚變堆的復雜度,並提高氚增殖率。

星環聚能可控核聚變裝置原理圖

在建的反應堆,則號稱是“我國首個小型化和快速迭代的商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雖然據36氪披露,星環聚能目前隻有20多名員工,不過就在今年6月,這傢公司獲得一批數億元的融資,由順為資本、聯想之星等10多傢機構聯合完成。

拿到錢就開工,目前這傢公司已完成實驗基地改造。

據星環聚能創始人介紹,球形托卡馬克裝置的安裝部件已全部入場,預計在今年十一(國慶節)之前徹底完成一代裝置組裝。

知乎@魚昆 是實驗室項目組員,他透露部件已於這周開始組裝,現在組裡做實驗的同學基本都在西安搭建這個裝置。

但這個裝置搭好後,真的就是建成嗎?

對此創始人表示:

目前這個項目隻是一個“零號機”,隻是為驗證整個方案的科學可行性。

也就是說,這個反應堆,是為後續商業可行性夯實理論基礎,並不會產生實際的聚變效果

至於不少網友期待的“並網發電”,可能還得再等等等等等等一段時間……

不過,這傢公司表示,如果明年進度符合預期,他們將實現加熱等離子體到1.5 keV(約1700萬攝氏度,比太陽核心溫度還高)的目標。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可控核聚變堆要是建成後真的能商用,也不失為一個突破。

為什麼網友們還是紛紛發出魯豫的聲音?

首先得說說可控核聚變是怎麼一回事。

核聚變,簡單來說就是在超高溫或高壓條件下,把兩個較輕的原子核結合,形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和一個極輕的原子核)的過程。

這個過程會以極高的效率釋放巨大的能量,而且污染小,效率高,一旦做到“可控”,能創造巨大的能源價值。

但註意,可控核聚變的難度,並非難在核聚變,而是“可控”上。

為達到“可控”,需要約束超高溫或高壓條件下等離子體狀態的物質,目前一般會采用慣性約束磁場約束這兩種方法。

圖源量子位B站視頻

現在的主流磁約束聚變裝置就是托卡馬克,它的性能好、研究也比較充分。星環聚能就采用的是球形托卡馬克。

再進一步說,如果能商用在聚變能電站、大中型船舶、海上作業平臺等,人類似乎能從此獲得取之不竭的清潔能源。

所以,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征程已經很長,不少都正在推進。

比如集多國之力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早在37年前(1985年)就提出。

ITER計劃要首次建造可實現大規模聚變反應的聚變實驗堆,其裝置也是一個托卡馬克。

ITER組裝現場(圖源ITER官網)

1988年,實驗堆開始研究設計,歷時13年、耗資15億美元,最終於2001年完成。2006年,中國也正式加入該計劃。

壞消息是,至今35個參與國已花費超240億美元,ITER計劃仍未實現

好消息是,目前ITER的竣工計劃定在2026年前。

此外,包括英國的托卡馬克裝置歐洲聯合環(JET)、合肥的“人造太陽”EAST也在嘗試刷新可控核聚變的相關數據紀錄。

2018年度EAST實現的1億度等離子體放電

其中,EAST已於2018年,在10兆瓦加熱功率下,實現1億度高溫;2021年,EAST成功實現可重復的1.2億攝氏度101秒和1.6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

我國商業化進展究竟如何

確切來說,目前在做的商業可控核聚變公司主要有3傢

包括星環聚能在內,其他兩傢的路線也基本相同——都是基於磁性約束原理,也就是采用托卡馬克裝置。

雖然新聞中宣稱星環聚能將建成“國內首個商用可控核聚變堆”,但項目相關成員、來自清華大學等離子體科學與聚變實驗室的@魚昆指出,最早的商用堆應該是“玄龍-50”。

“玄龍-50”是國內的首座中等規模球形托卡馬克聚變實驗裝置,於2019年在河北廊坊建成,並實現第一次等離子體放電。

也就是說,最早做商用可控核聚變堆的是旗下有一傢能源公司的新奧集團,“玄龍-50”就是他們做出來的。

根據公司官網給出的路線圖來看,目前這個裝置仍然在進行物理實驗、並準備進行相應的驗證和優化,計劃在30年內實現聚變能源商業化。

另一傢公司能量奇點,與星環聚能一樣都是在2021年成立的。

去年6月,能量奇點獲得近4億元的天使輪投資,由米哈遊和蔚來資本領投。

但在進展上,這傢公司的裝置還在搭建,離商用化也還有20年左右的時間。

具體來說,能量奇點計劃在2024年研發和建成基於全高溫超導磁體的緊湊型托卡馬克實驗裝置,運行並點亮等離子體。

隨後,他們打算在5~7年內建成等效Q>1的先進高溫超導托卡馬克,並在10~15年內建成經濟聚變發電商業示范堆。

也就是說,7年左右時間實現這個裝置輸入能量小於輸出能量(不然收不回成本),再在15年內搞定商用化。

所以,這些公司憑什麼技術“加速”可控核聚變商用化進程,甚至聲稱速度比ITER這些項目還快?

一個例子就是在在托卡馬克裝置關鍵核心超導磁體的路線選擇上。

目前國內外商業公司基本都走高溫超導路線,但大型研究項目包括中科院的EAST和國際上的ITER,卻都是基於低溫超導的。

(註意,在超導中,室溫比“高溫”的溫度要高)

畢竟低溫超導磁線圈的磁場強度限制,會導致設備又大又貴,不容易商業化。

但高溫超導磁場技術則在最近十年取得很大進步,其最高磁場強度范圍比低溫磁線圈更廣(《Journal of Fusion Energy》),從而讓托卡馬克裝置得以小型化、造價更低。

目前,這波能源投資的風氣,已經刮到海內外。

據美國《新聞周刊》披露,2022年,核聚變領域的私人投資額激增,短短一年的投資額就超過此前的投資總額

國外科技巨頭也想“十年搞定商用化”

不止國內掀起的一波可控核聚變投資熱,近兩年這類項目在國外也很火。

一方面是國傢政策上。不僅原本打算放棄核能的韓國和德國,開始修訂“放棄核能”的計劃,歐美也開始加大對核能相關項目的扶持。

另一方面是科技巨頭和個人投資者的入局。據Fastcompany介紹,微軟的比爾·蓋茨和亞馬遜的貝佐斯,已經在核聚變相關的公司上砸接近34億美元。

當然,與國內基本專註於托卡馬克裝置路線不同的是,目前國外的30多傢可控核聚變商業公司中,已經出現磁性約束和慣性約束兩種路線

其中磁性約束的代表,則要屬由MIT創立、獲得Google和比爾蓋茨投資的美國初創公司CFS。

圖源CFS

嗯,就是聲稱要在2025年實現可控核聚變商業發電(供熱)的那傢公司,比ITER竣工甚至還早一年。

這傢公司的計劃也是做托卡馬克裝置,目前最大的進展是研發出一種能實現高達20T(特斯拉)磁場的高溫超導磁體。

註意,即使是ITER使用的超導磁體,磁場強度最高也隻能達到5.3T。如果CFS真的實現高達20T的強磁場,意味著能大大縮小托卡馬克的體積。

鋼鐵俠用的就是超小型可控核聚變裝置

慣性約束的代表,則是一傢位於英國牛津的核聚變技術First Light Fusion,他們打造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叫做“Big Friendly Gun”。

這個裝置長約22米,重25000公斤,能以超音速近19.11倍的飛行速度發射100克的射彈,通過射彈高速壓縮靶丸內部燃料,就能達到聚變所需的壓力和溫度。

值得一提的是,這傢公司畫出的大餅更誘人——通過這個裝置,能讓一度的電價格低於0.05美元(約3毛錢)。

除商用公司,也有其他公司在“順道”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例如今年年初,AI公司DeepMind就在Nature上發表一項研究,宣稱成功實現用AI來動態控制托卡馬克的磁場,從而精準控制內部的等離子體。

所以,這些科技公司是否能比國際研究項目更快地研究出商用化的可控核聚變裝置?

我們過幾年就知道(手動狗頭)。


相關推薦

2023-08-26

快科技8月26日消息,據中核集團官方公眾號消息,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取得重大科研進展,首次實現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再次刷新我國磁約束聚變裝置運行紀錄。此次突破等離子

2023-04-25

理的情況是,在這十年裡,至少有一兩傢公司開發出(可商用)核聚變裝置。Moniz說,大規模機器學習加速實驗進程,並幫助幾傢公司達到或接近聚變反應所需的極端溫度和壓力。那麼,哪一傢公司能夠脫穎而出成為核聚變領域

2023-05-20

新成立的公司名為Neo Fusion,將研究和開發旨在在20年內將可控聚變技術用於全球商業用途的技術。據悉,Neo Fusion的註冊資本為50億元人民幣(約合7.2337億美元),其中50%股權由安徽省政府擁有的能源公司和投資機構持有。文件顯示

2023-12-03

變理論上可以提供幾近無限的能源,這也是各國積極研究可控熱核聚變的初衷之一。而JT-60S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10月23日在試驗運行時,已首次產生核聚變必需的等離子體。這個巨大的熔爐利用超導

2022-08-01

美國核聚變能源企業TAETechnologies完成G-2輪融資,用於支持建設下一代核反應堆平臺Copernicus。本輪融資金額為2.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谷歌、雪佛龍、SumitomoCorporationofAmericas(日本住友商事美國公司)、ReimaginedVentures、TIFFInvestmentMana

2023-05-17

微軟將采購由核聚變初創公司Helion產生的電力,Helion預計2028年前上線50兆瓦核聚變發電項目,但仍面臨核聚變技術挑戰和發電監管挑戰。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為Helion註資3.75億美元,他之所以喜歡OpenAI和Helion這兩傢公司,

2023-12-06

氣候特使約翰·克裡表示,將與其它國傢鼎力合作,推進核聚變技術商業化的進程,以加快清潔能源轉型。目前全球應用的核能反應堆都是采用核裂變技術,該技術雖然能夠提供高效清潔的能源,但會產生存在輻射的廢料,因此

2023-11-04

一記大助攻。如果這個世界是一局電子遊戲的話,說不定可控核聚變的科技樹,正好就在 AI 之後呢。

2024-03-12

早點洗洗睡、關註GPT-5什麼時候發吧。奧特曼:我們需要可控核聚變話又說回來,盡管比起收益,ChatGPT一日1.7萬個傢庭的能耗還不值一提,但AI能耗確實也是一個值得關註的問題。而這點,奧特曼早就在“擔憂”。在今年1月的一

2022-06-23

核聚變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復雜科學問題,研究人員正從各種角度進行研究,而ZapEngergy正通過一種不太知名的方法開始掀起波瀾。這傢位於西雅圖的初創公司已經為其Z-pinch核聚變技術取得瞭一個重要的裡程碑,現在它正在努

2023-05-11

當地時間周三(5月10日),核聚變初創公司Helion能源在官網宣佈,科技巨頭微軟已同意從公司首座核聚變發電站購買電力。作為電力購買協議的一部分,Helion預計將在2028年之前將其聚變發電裝置上線,並在商定的一年內達到50兆

2023-03-09

前不久美國宣佈核聚變技術上首次實現 凈能量增益”,這是一個事關能能科技的重大突破,現在美國研究人員又要在超導領域做出重大成果,實現夢寐以求的常溫超導,這也是顛覆物理學的新科技。據Sciencenews報道,美國羅切斯

2022-08-31

非你莫屬》的求職節目。在節目中,劉本良自稱在研究冷核聚變這種能源方式,求職月薪5000元人民幣,不僅被評委團拒絕,還被輪番質疑和嘲諷。近日,有媒體稱,劉本良的冷核聚變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造出充一次電能用2.8

2024-03-02

快科技3月2日消息,據能量奇點FusionEnergy”官方公眾號介紹,近日洪荒70托卡馬克總體安裝完工,這標志著裝置建設工作全部結束。洪荒70是全球首臺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也是全球首臺由商業公司研發建設的全超導托卡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