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通過Google面試。”“ChatGPT參加美國SAT考試,成績中等。”“ChatGPT獨立創作一部偵探小說。”這兩天,ChatGPT大火,即便我們對AI的幻想早已麻木,但隨著一個個這樣的新聞成為頭條,還是不免感到焦慮,似乎不做點什麼,我們就會成為時代的棄兒。
不誇張地說,它的出現,已經把網友分成兩個陣營,一個是存活派,一個是取代派。
美國媒體 Business Insider 甚至已經整理出一份“ 死亡筆記 ”,宣稱程序員、金融分析師、律師與記者會最先受到沖擊。
我們身邊各行各業的人,是怎麼看待 ChatGPT 的?有些行業,真的進入死亡倒計時嗎?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做點什麼?
今天咱就拉個圓桌會,把他們都請來聊聊看法。
在教育圈,ChatGPT 身上最火的一個標簽就是“ 代寫論文 ”。
但一名計算機學院的大四學生小波奇(化名)說,他身邊沒有這樣的情況,“ 我們會用它來翻譯論文、提煉參考資料的信息或者寫個摘要之類的,輔助一下自己,但沒有人直接用它寫 ” 。
一來是因為 ChatGPT 不靠譜,時不時出現一些小問題,不能盲目輕信;二來畢業論文也是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一個過程,沒必要為省事欺騙自己。
其實,雖然用 ChatGPT 寫論文的確存在操作空間,但像斯坦福大學等已經在嚴查,斯坦福團隊推出 DetectGPT ,用來判斷文本是否由機器生成,以此嚴查、打擊學生利用 AI 舞弊。
小波奇表示,他最常使用 ChatGPT 的場景是寫作業和查 bug,“ 大學不是所有東西都有標準解答,就算有答案,細節沒明白也沒人一直講給你聽 ”。
每次代碼運行錯誤時,ChatGPT 都會迅速幫他找出問題所在。
最關鍵的是,如果沒有明白,還可以要求它進一步講解。
這段時間由於臨近畢業,小波奇還在用它準備面試。
方便之處在於,它能迅速幫忙搭建起思路框架,小波奇再基於此進行潤色。
一條龍服務,還能幫忙翻譯英文 ▼
ChatGPT 在他的校園生涯中也的確搞過 “ 破壞 ” 。
去年期末有場開卷考,試卷以開放題和論述題為主,出的題目類似於“ 請根據你所掌握的物聯網知識,設計一個生活產品,具有創新性。描述你設計的產品的主要功能、所采用的網絡架構、具體使用的傳感器。並闡述你設計的產品的創新點在哪裡。”
老師認為這種題目沒有標準答案,給學生電腦也沒用,隻有通過自己思考來完成,結果直接被 ChatGPT 給降維打擊( 盡管是開卷考,但仍不推薦效仿 )。
對於他來說,ChatGPT 不是作弊器,更多時候是一位回復超快,邏輯清晰還特別耐心的超級老師。
“ 每次用完我都想說句謝謝 ”。
趙純想是一位獨立開發者,在他最新的 App “ 轉山 ”裡,你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特別鳴謝:ChatGPT
作為一位寫過 iOS APP 開發教程的老開發,他大量使用 ChatGPT 助攻開發的原因不是不會做,而是為提高效率。
有次,他要寫一個 swift 函數,用於返回一個 Ullmage 的視覺主色。
如果自己去做,技術上雖沒難度,但操作很繁瑣:要動腦子想代碼思路,要查圖片主色的定義的資料,要通過搜索引擎查有沒有相關顏色框架,還要考慮要不要引入這個框架。
於是他選擇交給 ChatGPT ,“ 3 秒就做完 ”。
自此之後,臟活累活他都會交給 ChatGPT 幹,自己則騰出時間更多地來考慮創意層的事,成功解放一部分生產力。
ChatGPT 也給他搞出過不少紕漏,比如曾經漏掉一個排序描述符,導致運行程序一直崩潰,好在整體沒有大問題,他添加一行代碼進去就解決。
在他看來 ChatGPT 並非百分百值得信任的對象,“ ChatGPT 最擅長不懂裝懂。算法原因,它隻關心這個答案看起來像不像個滿意的答案,它沒有智慧和事實判斷的能力 ”。
程序員們對 ChatGPT 的疑慮不僅在它的代碼會有紕漏。
另一位程序員程博表示:“ 它完成你需求的前提是,你能精準用機械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你提問方式不對,或者不夠精準,都不一定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最為關鍵的是,它無法完成復雜業務,隻能解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
像“ 做出一個時間管理 APP ”,這種太籠統話 AI 是聽不懂的,需要人類層層分解,最後給他類似 “ 寫一個 AE 特效表達式,實現 0-2000 的數字滾動 ” 這樣具體任務,它才能 “ 聽懂 ” 並且寫出代碼。
在他們看來,目前的 ChatGPT 絕對無法替代人類。
如今,Chatgpt 已經可以用《 老友記 》主角口吻創作劇本對白,甚至獨立創作一個簡短的偵探小說。
但他能搶走編劇們的飯碗嗎?
不亂是一位從業十幾年的資深編劇,曾參與過《 春風十裡,不如你 》的劇本創作,在他看來,在中國,這個行業現階段是不太可能被 Chatgpt 撼動的。
關於編劇行業被 AI 替代的話題,其實幾年前就被討論過一次。
不亂記得當時有個大廠的負責人跑出來說:我們要開除所有人工編劇,全面引入人工智能,結果他在論壇裡被噴一通,最終失敗離場。
在他看來,編劇還不算一個文字創作行業,更像是一個命題作文,制片方給出要求,編劇按照歷史背景、方向、風格、體量和節奏創作故事大綱和分級大綱,劇本的 70% 就已經完成。
比起創作,解制片方的需求才是關鍵,在這一點上,AI 是很難代替人工的。
當然,不亂也認同,Chatgpt 也許可以承擔大量基礎工作( 比如給每個路人甲生成一個人物小傳 )。
但他也覺得,和提倡集體創作的美劇相比,和編劇中心制的韓劇相比,國產影視們普遍缺少健全的編劇制度,編劇在制作中權重很低。
不亂說在《狂飆》裡,編劇的名字都要排在字幕的五十多位出現 ▼
雖然 AI 可能代替這部分工作,但節省下來這點成本微乎其微,還比不上給主演們多避點稅。
當然,不亂覺得,Chatgpt 也有可能最終迭代到一個超人的境界,甚至產生主觀人格。
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他覺得,人類的情感和經歷所創造出的不可名狀的共鳴,會是職業最大的護城河,人類的情緒,終歸會拯救他的飯碗。
那麼 ChatGPT 這玩意,又會不會取代律師呢?
畢竟它的數據庫裡,沒準兒能包含全世界所有法律法規,甚至是所有民事、刑事糾紛案例。
隻要快速檢索相關詞條,再根據實際情況總結歸納,最後應該就能給出一份完美的合同、協議方案吧?
為搞清楚這件事,差評君又找來兩位律師朋友,阿飛律師和馮律師。
開始,阿飛律師先是出兩個簡單的題目,讓我拿去試試 ChatGPT,分別是:
給出所有基本信息後,擬定一份借貸合同,結果如下。
以及一份公司員工的股權激勵計劃,讓 ChatGPT 自己擬定入股條件、及觸發退股條件。
算會兒之後,ChatGPT 給出它的回答。
看完後,阿飛律師的評價是:別說,還整挺好,該有的都有。
於是,一瞧這個 ChatGPT 有點上路,另一位馮律師便給它上億點強度,問一個咱都看不太懂的問題。
其實說白,就是假定一個較為復雜且特殊的情況,再讓它給出一份合規的稅務方案。
而這次的 ChatGPT 想半天,最後隻給出一段沒啥參考價值的標準式“ 官方回答 ”,顯然是超綱。
也就是說,對於現有的模板框架合同,ChatGPT 直接能從庫裡掏出一個給你。
但一旦涉及到“ 對現有模式以外的探索 ”,它就拉胯。
相當於音樂裡的套和弦,能隨便套一首《 學貓叫 》出來,但要是想整一首《 娘子 》,那 CPU 燒都夠嗆。
除此以外,針對不同案件,每份訴訟方面的文件也都有不小的差別。
例如答辯狀、證據清單、質證意見等文件,都需要根據海量的證據來編寫。這些證據往往復雜多變,還每次都不一樣,基本很難梳理出一個通用邏輯,去讓 AI 識別。
所以,將其當做一個類似於 Alpha( 律師專用效率軟件 )的工具來使用,充當一個律師助理或文秘的角色,努努力或許還有戲。
用馮律師的話說,就是:“ 律師是法律在人與人之間的橋梁,而這裡面的人,才是關鍵 ”。
別的不說,至少在律師這一行中,總是能出現人類自己都無法預測的事,更不用提機器。
如果跳脫不出這一層,那 AI 再強,最多隻能是橋梁下的橋墩子。
ChatGPT 概念火起來後,現在被唱衰最多的,恐怕就是翻譯行業。因為人工智能不限語種,不怕專業詞匯,甚至不需要休息,並能保證語義基本準確。
所以,現在網上便有大量的“ 勸人學翻譯,天打雷劈 ”觀點,感覺 AI 取代翻譯工作者的結局,已經註定。
但差評君解的兩個翻譯從業者,現在對這事並沒啥焦慮的。
因為 AI 翻譯軟件( Trados、languange x 等 )推出多年,始終被當做提高效率的工具,之所以沒能取代人工,就是差在最後的校對環節,而這恰恰又是最重要的。
當然,或許這也和兩人的翻譯類型有關。
他們一位是在日本 SEGA 負責日譯中的達君,另一位則是老朋友,國內本地化發行商輕語的 R 君,均來自遊戲行業。
在進行遊戲漢化的過程中,常會涉及到不少文學化、口語化的處理,這都需要一定的文學素養,並熟悉兩個國傢不同的文化特點。翻譯隻是最低標準,更多的是二次創造。
比如,在遊戲《 極樂迪斯科 》中,輕語翻譯人員就把小混混夾克上印的“ Pissf****t ”字樣,翻譯成“ 弱水三千隻取一尿飲 ”,把“ Fuck the World ”翻譯成“ 花花世界我一人幹翻 ”,顯然 ChatGPT 還辦不到。
R 君說,他們曾漢化過一款外國人做的“ 狄仁傑推理 ”遊戲。拿到遊戲時,漢化人員需要根據語意,把裡面的 i 換成朕、微臣,把 thank you 換成謝主隆恩等等,這種不同文化導致的主語差異,類似的還有更多。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像達君在日譯中時,“ 我 ”字,就分為老人的我,和小孩的我。這類事單看可能影響不大,但創作劇情是有特殊性的,AI 也不一定分得清,放到遊戲劇情裡,玩傢看到之後就很容易出戲。
不過話雖如此,達君也表示,現在的 ChatGPT 翻譯尷尬、過於書面化,是因為沒有足夠訓練樣本,以後再研究研究,說不定真能比肩人類。
那時候,翻譯人員的工作到底還保不保得住,就要看人類能不能在文學創造性上戰勝 AI 。
優化好幾版之後,
給人的感覺還是有點別扭 ▼
未來的事暫且不提,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整個翻譯行業確實僧多粥少,入行需謹慎。
隻不過,最大威脅並不是 AI,而是瘋狂內卷的同行。
在 J.P. 摩根工作過的“ 蛋黃 ”認為,對於金融行業,Chatgpt 會是一個顛覆性的存在,未來完全有機會代替從業 1-3 年的行業新人。
根據他以往參與過的投資項目,要對一傢企業進行全方位的評估,首先需要一個團隊,對企業進行 1-3 個月的材料收集和分析,預判這傢公司未來幾年的運營能力,資金情況,營收能力,創新能力等。但有 ChatGPT 的參與將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2 級 )必考的 DCF 現金流折現估算法,就需要大量的計算和分析。
但 Chatgpt 可以很高效地給予使用者一個整體的框架和邏輯,完成程度非常高,如果能給予它相應的數據,那麼它將快速準確的完成相關估算。
包括會計行業,對於會計行業來說,避無可避的就是企業的“ 三表 ”,“ 蛋黃 ”也進行實驗,Chatgpt 同樣給出一個現金流量表的例子:
還有審計,對於行業內的初級從業者,主要就是對於公司的賬目中不同的科目進行測算和復核( 刷底稿 ),如果會計事務所將 ChatGPT 接入自己的系統,讓他學習自傢的底稿格式等信息,那麼它完全可以代替新人完成這些工作,而審計項目負責人( IC )隻需要最後判斷和微調就足夠。
“ 蛋黃 ”覺得,如果像 J.P. 摩根這樣的公司願意為 Chatgpt 投入資金成本,從 OpenAI 這樣的人工智能公司購買企業版,給予 ChatGPT 等人工智能本地數據庫的權限,並加以訓練,大量的基礎工作將會被 Chatgpt 取代。
但是,“ 蛋黃 ”也並不認為基礎工作被取代,就一定意味著大規模的失業,隻不過在未來,金融行業的入場券除基本的專業知識外,計算機技能同樣會成為重要標準之一。
同時 ChatGPT 也無法替代金融行業的高端從業者( 有足夠從業經驗的人 )。
ChatGPT 的熱潮,似乎讓全社會都發起高燒,但在和幾個行業的從業者交流之後,我們似乎可以冷靜一些。
一方面,無論是哪個行業,都沒有外界看上去那麼簡單,往往凝結著無數從業者的集體智慧和規則,在短期內,ChatGPT 更可能作為一種工具存在。
另一方面,如果仔細回想過去,我們也曾急於為很多行業宣判死刑,但正如 ChatGPT在回答裡所說的那樣:
人類,總會發揮其獨特的優勢,使自己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