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社交媒體擠兌潮:推特成為矽谷銀行破產最大幫兇


矽谷銀行在短短48天內便“光速”倒閉,成為2008年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倒閉案,震驚全世界。盡管這起銀行倒閉案和美國過去歷史中的眾多銀行倒閉事件類似,都是由擠兌引發的破產,但值得討論的是,與過去的銀行破產史相比,此次矽谷銀行倒閉案中,出現一個在過去從未出現過的新元素——社交媒體的催化。

由於社交媒體的催化,此次銀行擠兌潮來得前所未有的迅猛,甚至被美國監管官員稱為“第一次Twitter引發的銀行擠兌”。

史上首次由Twitter引發的銀行擠兌

回顧此次矽谷銀行的破產過程,的確是快的令人咋舌。

美東時間3月8日,矽谷銀行剛剛披露其債券投資組合虧損18億美元,並計劃籌集超過20億美元的新資本後,恐慌立即在Twitter、Slack和WhatsApp等社交媒體平臺上蔓延,並促使銀行儲戶爭相從該銀行取出400多億美元。這導致矽谷銀行在僅僅兩天後,即3月10日便宣告破產。

而在這過程中,社交平臺顯然發揮巨大的催化作用。

在矽谷銀行破產的前一天,多位知名風投傢在Twitter等社交平臺上發佈相關消息,並對矽谷銀行的形勢發出警告,這無疑催化市場恐慌情緒。

此外,不少相關企業的創始人和CEO們也在Slack聊天頻道上分享關於矽谷銀行令人擔憂的情況。

這促使人們蜂擁使用線上提現,而矽谷銀行也遭遇一場“現代化”的擠兌潮。

按照眾議院金融服務主席麥克亨利(Patrick McHenry)後來的形容,這成為“第一次Twitter引發的銀行擠兌”。

“即使在古代,在我們有任何形式的現代交流之前,這些東西往往是一些傳播非常迅速的謠言。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擠兌)情況,是因為當人們走在街上時,會看到很多人排隊站在銀行外面,”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與管理教授安德魯·梅特裡克表示,“現在我們沒有這樣的情況,但我們有Twitter。”

這次銀行擠兌的經歷也與以前的時代大不相同。以前會有大量客戶親自到銀行提現(盡管這次也有一些客戶在矽谷銀行外排隊),而現在,許多人可以在網上或通過移動設備直接提現。

追蹤科技行業的分析師本·湯普森(Ben Thompson)總結到:“矽谷銀行擠兌的獨特之處在於(1)它的客戶可以輕松地取款,(2)矽谷銀行即將倒閉的消息傳播得很快。謠言傳播和撤資的成本都為零。”

現代通訊成為銀行破產核心原因

美東時間周二,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邁克爾·巴爾(Michael Barr)表示,矽谷銀行的失敗是典型的管理不善案例。不過,他也指出,現代通信動態是矽谷銀行以如此快的速度垮臺的核心原因。

巴爾表示,在矽谷銀行暴雷後,“社交媒體上關於擠兌的討論激增,沒有保險的儲戶迅速逃離……矽谷銀行的剩餘儲戶普遍感到恐慌,他們看到自己的儲蓄面臨風險,他們的企業面臨因銀行倒閉而發不工資的危險。”

事實上,不隻是巴爾,不少其他監管部門官員和行業人士都在近期做出類似的表態。

FDIC主席馬丁•格倫伯格(Martin Gruenberg)也表示:“近期事件的一個明顯結論是,對未納入保險存款的嚴重依賴造成極其難以管理的流動性風險,尤其是在當今的環境中,在通過社交媒體渠道放大的新聞的影響下,資金可以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從機構流出。”

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簡•弗雷澤(Jane Fraser)上周在華盛頓經濟俱樂部接受采訪時表示,社交媒體和手機銀行是SVB破產過程中“徹底改變遊戲規則的因素”。

她表示:“這完全改變我們之前看到的情況。出現幾條推文,然後這件事的發展速度比歷史上發生的要快得多。坦率地說,我認為監管機構在迅速做出反應方面已經做得很好,因為通常情況下,你有更長的時間來做出反應。”

除社交媒體,數字銀行的進步——比如自助資金管理工具——也使資金和信息的轉移速度達到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這意味著,隨著金融機構逐步適應數字時代,系統性風險也同步增加。

監管也需與時俱進

顯然,美國監管層已經親身體會到數字信息時代,金融系統面臨的更大風險。在上周的新聞發佈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監管機構需要進行更多的結構性改革,以遏制數字信息時代帶來的新風險。

“(資金)流出的速度……與我們過去看到的情況大不相同……這確實表明,有必要進行可能的規范和監管改革,因為我們的規范和監管措施需要跟上世界的變化。”

預計美聯儲將在5月1日公佈對SVB破產的完整評估報告,屆時監管部門可能采取的應對措施將更加清晰。與此同時,行業觀察人士表示,銀行需要重新調整風險管理的優先事項,並將社交媒體視為最大威脅。

波士頓學院的法律教授帕特裡夏·麥考伊(Patricia McCoy)認為:“(監管機構)需要尋找任何未經證實的謠言跡象。隨著恐慌情緒開始在社交媒體上蔓延,他們必須夜以繼日地進行調查。”

伯克利研究集團董事總經理佈拉德利·米爾金(Bradley Mirkin)也認為,銀行應該將社交媒體策略作為壓力測試程序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面對Deep Fake(AI換臉)、人工智能和ChatGPT等新技術的崛起時。

他舉例稱,如果有人將Deep Fake換臉技術應用到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身上,那麼可能會引發災難式的反應。


相關推薦

2023-03-15

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如果沒有社交媒體,矽谷銀行遭遇的擠兌很有可能不會發生。此前,銀行業也發生過擠兌,但矽谷銀行這次崩潰是一種由科技推動的新現象,震驚銀行業、監管機構和大多數其他專傢。Twitter煽動恐慌上周

2023-03-27

受巨大損失,並引發投資者和儲戶的擔憂情緒,從而誘發擠兌潮的出現。第一公民銀行總部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羅利(Raleigh)。截至上周五,第一公民銀行銀行總市值為84億美元。第一公民銀行總資產規模為1093億美元,是佈

2023-03-13

度創業圈將造成沉重打擊。 由於遭到擠兌,加州銀行業監管部門上周五關閉矽谷銀行。截至2022年底,矽谷銀行持有2090億美元的資產。然而,由於儲戶在一天內密集提現420億美元,導致該銀行出現流動性危機

2023-03-10

直是一傢可靠的“金主”。然而,“金主”正在遭遇大型擠兌,這讓每一個依靠SVB的公司,尤其是初創企業,感到不妙。推特上,大量的投資者和創始人對SVB周四的股價暴跌發表看法。一些人警告應盡早把資金從該銀行中撤出,

2023-03-13

由於股價暴跌和一系列經營問題,矽谷銀行出現客戶取款擠兌問題,隨後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在周五關閉該銀行,這影響到美國加州地區大量的科技新創公司。不過幸運的是,許多科技行業的富豪們開始作出積極回應。矽谷銀行破

2023-04-11

。3月份由於存款者一天之內提取420億美元,矽谷銀行在擠兌之下倒閉。兩位民主黨議員對矽谷銀行及其高管持批評態度,她們想知道銀行董事會成員、高管、投資者是否從中拿過任何特殊好處,比如來自銀行的信用額度。有報

2023-03-14

去的警告並非戲言。乘勝追擊的沃倫最近在美國一傢權威媒體發表評論,批評美國政府對於矽谷銀行的拯救計劃。私人信貸經理群體私人信貸行業也被稱之為“影子銀行”,在矽谷銀行倒閉之後,他們可以填補空缺,面向科技公

2023-03-11

也曾因為鼓吹加密貨幣而被人詬病。去年底,馬斯克收購社交媒體推特並擔任CEO。他曾表示,希望將推特打造成一款全能應用“X”,使其具有包括支付在內的功能。他稱隻要為人們提供便捷的支付方式,就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

2023-03-16

的投資組合公司從該銀行撤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銀行擠兌。此後,數十傢風投公司承諾,如果該銀行獲得適當的資本,它們將支持該銀行。據報道,過去幾天,Andreessen Horowitz和General Catalyst等風投機構討論支持私募股權公司A

2023-03-12

何風險。世界首富要出手?當地3月10日晚些時候,有人在社交媒體上提議,推特公司應該收購美國矽谷銀行,並將其變為“數字銀行”,對此馬斯克迅速回復稱“持開放態度”。提出這一建議的是,雷蛇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2023-05-16

官GregBecker表示,美聯儲幾十年來最快速度的加息,以及社交媒體上傳播的負面情緒,促成矽谷銀行倒閉。“美聯儲之前傳遞的信息是,利率將保持在低水平,開始抬頭的通脹隻是‘暫時的’,”Becker在為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

2023-03-29

上午會出現“遠大於此”的擠兌。“受到風險投資傢及其社交媒體的驅使,不到一天時間,矽谷銀行的客戶就取出420億美元。”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舍羅德·佈朗(Sherrod Brown)說,“他們創造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

2023-03-14

創業者的青春。最廣為流傳的故事莫過於王興在2011年給媒體展示自己矽谷銀行的賬戶餘額,6000多萬美金的現金餘額讓這位當時的年輕人顯得格外壯碩。不隻是王興,直到今天大部分美元風險基金和被它們投資的公司,都會首選

2023-04-05

會創建數字資產小組委員會(subcommittee),這是國會歷史上首次為數字資產設立專門機構;二是當前華盛頓監管層中針對加密凝聚很強的敵意,一群政治人物正在將打擊加密變成一種政治正確,這樣的氛圍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