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風一樣自由。”因為許巍的這首歌,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幻想過戴上耳機,背起行囊,一人一車,浪跡天涯。其實早在2012年前後,就有不少旅行愛好者想到用騎行這種方式環遊中國,路上還會邊騎邊拍,分享自己的騎行過程。當時我還看過一部紀錄片《行疆》,差點就買輛車沖出傢門。
期間,從博客老哥到微博大V層出不窮,他們在網上更新自己的騎行記錄,引得不少年輕人的羨慕和向往。
這兩年,隨著視頻平臺的爆火,騎行視頻開始百花齊放,它們以極快地速度躥升,已經成為成為最熱門的類目之一。
騎行環遊的博主們也不再局限於簡單的記錄,而是不斷迭代自己的騎行視頻,使之成為一個單獨的內容類型,甚至衍生出很多細分內容。
如果你想看自然風景,那打開《 行疆 》,可以從神農架一直看到秦嶺、青海湖、敦煌。
如果你喜歡人文,那最近很火的朱志文十年環球旅行就很適合你,在他完美融各國的記錄中,你能跟著鏡頭體驗各地風土人情。
對,還有@徐雲流浪中國,這位老兄雖然爭議很多,但你不可否認他的火爆速度,他從 2021 年下半年開始發視頻,兩年時間迅速成長為現象級網紅,在 B 站上他半數視頻都超過百萬播放,主打一個真實和艱苦。
盡管騎行的內容形式、畫質遠不如那些整活視頻刺激感強,但網友們總是趨之若鶩。近幾年不斷有新的博主湧入,騎行視頻,尤其是窮遊式的騎行視頻,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自媒體行當,甚至創業項目。
最近,在B站突然刷到一個男人騎自行車的視頻,封面乍一看平平無奇,但數據異常火爆,已近 500 萬的播放量,堪稱異軍突起。
現在的視頻網站上,騎行視頻一刷一大把,光看封標,實在沒想明白這個視頻有啥不一樣,為啥會突然爆火?按耐不住好奇心,我也點進去看一看。
萬萬沒想到,開幕就是雷擊。
原來這個視頻來自於up主@小輝漂流記,此時他已騎行一年,身上隻剩下 1000 塊錢,在挑戰自己還能騎多遠,挑戰的第 38 天,海拔 4800 米的埡口,他遇見這位大哥。
大哥是自駕來的,但可能舟車勞頓,積攢很多情緒,在跟小輝聊過以後,發現他隻靠一輛自行車就一路走來到這,瞬間心靈受沖擊,這就有開頭一幕。
大哥是真性情,葡萄糖也整盒送:
僅僅看到這裡,你可能還不能理解大哥,但如果你繼續看下去,會看見小輝這趟行程跟我們想象的旅途很不一樣,幾乎沒有舒適可言,寫滿“ 修行 ”。
在視頻中,他推著滿是行囊的自行車走過走過連續的長上坡,其中有一段還滿是泥濘,因為天上開始飄雪,他中間一度摔倒,隨後在山上找一個地方搭建帳篷,簡單收拾,吃點壓縮餅幹,ok,這就是他的一天。
視頻的最後他計算今天的花費:0 元,資金剩餘 748 元。
從開幕雷擊,到艱難上山的紀實,再到最後“ 流浪漢 ”般的生活,這一幕幕讓網友們十分上頭,很快這個視頻被送上全站排行榜第四名。
這位此前名不見經傳,隻有 43 位粉絲的 up 也在短短一周內瘋漲 10 萬粉絲。
在如今這個生活主義的時代,為什麼有人選擇加入“ 苦行僧 ”式的騎行行列?這個行業好不好幹?這些騎行 up 的日常生存和精神狀況又是什麼樣的?
帶著這些好奇,差評君也聯系上 @小輝漂流記 ,跟他聊聊旅途裡的故事。
對於小輝來說,騎上車,離開傢,沒有什麼門檻,更像是一個走投無路的選擇。
他高中畢業後就去北京工作,用他的話來說,“ 像曾經的王寶強一樣 ”,在北京電影制片廠門口蹲好幾年,做日結工,一天能賺個 50~60,住著一個月隻需要幾百租金的地下室,每天吃上兩頓最簡單的飯菜,交交房租就所剩無幾。
如此生活快 10 年,時間來到 2022 年下半年,他突然覺得這樣無限重復的日子沒有意義,也沒有盼頭。
於是他買張綠皮火車的票來到重慶,置備些二手的騎行裝備,就這樣朝著拉薩出發。
出發第一天的記錄:
問一下小輝,“ 即便不想呆在北京,也有很多其他出路,為什麼要選擇騎行呢 ”?
“ 沒錢,正好這麼大也沒有出過這麼遠的門,幹脆豁出去,看下祖國的大好河山,雖然沒能賺到錢,但能收獲很多經歷也很不錯 ”。
無獨有偶,@徐雲流浪中國 在一起剖陳自己的視頻中也提到自己選擇騎行的理由:
“ 為生計在電子廠打工,後來失業,騎行成為我從世俗生活逃離的出口,不再待在原地,不再每天面對同樣的人。”
踏入騎行的路,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之前幾乎完全沒有騎行經驗,小輝出發後,一度感覺不太適應,也經常缺啥買啥,不到一萬的積蓄消耗得很快。
靠著幾個行囊、一輛自行車走南闖北的生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該算是難以想象的艱苦。
睡覺就是個大問題,像小輝平時的住宿環境,那就是走哪住哪,從荒郊野嶺睡到荒廢房屋,睡過路邊巨石下、田野間的黑色管道中。
最硬核的一次是在雲南,他沒找到合適的地方,幹脆在公墓邊上的廁所大廳裡睡一晚。
旅途中他一天吃兩頓,視頻中的飯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充其量算是對付對付,但在旅途中這就是他正常的“ 一日三餐 ”,飯菜甚至都是不錯的選擇,有時候他就吃點幹糧。
對,2023 年過年的時候,大部分人回傢團聚吃年夜飯,小輝的年夜飯是這頓萵筍炒蛋。
如果說睡覺和三餐還能自給自足,那喝水、充電和網絡問題,就全得“ 看天吃飯 ”。
城市的公共場所、村委會等都可以是供給來源,最近小輝在西藏,他告訴差評君,“ 附近有人傢的話,我就上他們傢充電,要走的時候再去他們傢拿。很多藏族同胞很熱情,經常會問我吃不吃點東西,說自傢種什麼水果,有時候我不肯要,他們還會直接拿給我 。”
吃完飯以後,等待他的除沿途美麗的風景,還有連綿的上坡,在車輪重復轉動中,他就這樣蹬過一條又一條路↓ ↓
如果這些視頻畫面不夠具象,那麼下面這兩件事兒應該能幫助大傢更好感受到騎行博主們的生活。
最開始從重慶出發時,小輝還有一個朋友一起騎行作伴,但因為時值酷暑,朋友騎一天就忍受不住,隔天就散夥。
小輝說,當時 1.5 升的水,每天至少喝兩瓶,因為一直出汗。
很冰的水買到手,一會兒就被曬成開水,白天冒著大太陽騎行,晚上睡覺的時候,身上難受得跟針紮一樣。
小輝印象更深刻的一次旅途,是在格聶南線,頂著高反推車,山上荒無人煙還特別冷。
他當時也不敢生火,就硬抗凍睡一晚上,凍醒好幾回,起床以後頂著難受和高反,一邊吐一邊推車爬坡。
這些看似常人難以忍耐的事,對於他們來說,是睜開眼就需要去面對的事情。
除解決衣食住行,忍受極端天氣之外,作為一名 up ,他還得把這些生活記錄剪成視頻。
他每天 4-5 個小時左右會消耗在騎行上,2 個多小時花費在找地方搭帳篷、吃飯上,他對剪輯軟件的使用並不算精通,經常是看到什麼都先拍下來,等找到能休息的地方再篩選剪輯找音樂,一個視頻每天得耗費 3-4 個小時,如此重復。
但在小輝的描述中,騎行之路對他仍然是有意義的。
在西藏的時候,他會站在山上看別人趕犛牛。
在四川跟雲南,他最喜歡的事情是參加趕集( 有些地方又稱趕擺 ),在集市上可以看到很多當地的美食。
這個行業進入門檻說低也不低,你得能豁出去“ 流浪 ”,能經受生活的苦,得能多少會點表達,還要會剪輯視頻。
但說高也不高,不需要啥成本,一人一車,說走就走,沒有啟動資金。
不過,相對應的,由於低成本導致近幾年大量想來自媒體恰飯的人湧入這個賽道,現在想要火起來很難,想要靠這個賺錢,更難。
在這個爆火視頻之前,小輝堅持更新一年多,但隻有 43 個粉絲,因為粉絲數太少,所以對於這個數字他印象很深刻。
收入更是杯水車薪,這一年時間裡,他主要更新抖音、B站和西瓜視頻,其他平臺也有更,可是,“ 每天的收益經常加起來還不夠買瓶水的 ”,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屬於負債狀態,為繼續騎行甚至還找朋友借點錢。
直到今年,命運的大數據算法開始轉動,才讓他逐漸好起來。
對於小輝來說,他壓根不知道旅途的終點在哪,如果賺不到錢的話,那就隻能趕緊找個工作把負債先還清,而如果能賺到錢呢?
“ 要花錢的地方很多,我的自行車到拉薩的第一天就爆胎,軸裡面也有點不好使,得維修一下,手機也該換,真的很老很老,無人機我也想買一個,看很多博主都會用這個拍攝。”
小輝對未來沒有那麼多想象,他就想繼續騎下去,不再回到千篇一律的日子中去。
小輝“ 流浪 ”騎行的壯舉,讓他在B站上成為小有名氣的人,也讓他收獲不少爭議,有不少網友發出質疑的聲音,有人覺得丟人,留言 “ 太丟人,你回傢去吧 ”,有人覺得這是作秀, “ 一個人這樣咋生活?肯定有團隊”
也有一些人被小輝的經歷激勵到,他們熱情留言,祝福 up 成為下一個徐雲。
我也在想,為什麼大傢對這類視頻有這麼旺盛且經久不衰的需求呢?其實,大眾需要騎行視頻的原因,跟騎行博主們選擇出發的原因如出一轍。
最初,騎行博主就是不想再過重復的生活,希望每天的生活是動態的,去世界各地增長見聞,而觀眾也正是在消費鏡頭裡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貌。
他們通過徐雲的鏡頭去看風雪川藏北、阿裡的塵與雪、遙遠邊疆。
通過朱志文的鏡頭,去可以感受阿富汗的風土人情,看見並感受阿富汗人民的現實社會,甚至 “ 坐下 ” 跟當地居民聊天喝酒,感受他們的迷茫和樂觀。
在和小輝聊之前,我一度認為騎行博主們這種沒有終點的生活像是《 黑鏡 》裡這樣,打開攝像機,雙腿不斷重復著同一個動作,等著互聯網另一頭爆出金幣,以獲取生存資源。
但現在我覺得,也許對於這些騎行者和看客們來說,每天兩點一線的工作更像是監牢,打著不同的字,內心卻是是在狠狠地蹬著輪子。
而看似重復的蹬輪子卻讓內心和雙眼飛得更遠,這些博主的視頻不僅能夠提供各種各樣的資訊和見聞,更是通過一種 “ 真實體感 ” 成功把他們拔出格子間,暫時擺脫現實的煩惱和瑣碎。
對比手機屏幕中那些精心設計的令人驚訝的橋段,爬山時的高原反應,被耗牛打劫蔬菜的場景,在廢棄房屋過夜的時刻,這些沒有粉飾和設計的片段堪稱無聊的現實,但看完這些視頻,你會發現無聊的真實比那些刻意生產出來的令人驚訝的虛構更令人感動。
2015 年有一句火爆全網的話,叫“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這句話來自河南省實驗中學的一名女心理教師的辭職信,並成為當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這句話之所以能火,是因為這位老師做到很多人一直想要做,而又沒法做到的事情,這也是這種騎行旅遊視頻能火背後的一種社會心理。
絕大多數人,小時候都有過“ 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這些想象跟成年後所處的現實會形成巨大的反差。
你坐在辦公桌前,看著怎麼幹也幹不完的活,想想沉重的 KPI 和難伺候的領導,糾結不知道晚上應該點什麼樣的外賣,你也不服輸,工作能力也沒有差到哪去,但最終還是過上千篇一律無聊透頂的生活,你安慰自己沒錢沒時間。
但點開視頻,你發現有人明明什麼也沒有,卻比你整個前半生都走得更遠。
你隻好輕輕點上一個關註,透過一根網線,擠進他自行車後座上的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