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首次開啟海上二氧化碳封存


近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油)表示,在其所屬南海恩平15-1油田海域,中國海上第一口二氧化碳封存回註井正式開鉆。該井將於今年4月中旬完鉆投用。

中海油表示,這口井將建立起二氧化碳回註地層的“綠色通道”,預計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萬噸,累計封存二氧化碳150萬噸以上,相當於植樹近1400萬棵,或停開近100萬輛轎車。

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郭永賓表示,這口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回註井完全由中國自主設計實施,標志著中國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註入、封存和監測的全套鉆完井技術和裝備體系,填補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術的空白。

恩平15-1油田位於深圳西南約200公裡的南海東部海域,平均水深約90米,是中國南海首個高含二氧化碳油田。

經過一系列關鍵技術研究,中海油最終確定將二氧化碳封存在距離恩平15-1平臺約3公裡處的“穹頂”式地質構造中。該種地質構造類似一個倒扣在地底下的“巨碗”,具有自然封閉性,能夠長期穩定地罩住二氧化碳。

據悉,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是世界公認的具有巨大商業化應用潛力的碳減排技術之一。

而在此之前,中國二氧化碳封存項目多為陸地封存。


相關推薦

2023-03-21

)表示,在其所屬南海恩平15-1油田海域,中國海上第一口二氧化碳封存回註井正式開鉆。該井將於今年4月中旬完鉆投用。中海油表示,這口井將建立起二氧化碳回註地層的綠色通道”,預計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萬噸,累計封存

2022-07-05

?這 15 支團隊平分 1500 萬美金,各顯神通地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捕捉並封存或者利用起來,它們都要證明自己的技術可以每年去除 1000 噸二氧化碳。這場大賽的最終大獎將在 2025 年頒發,前三名將分別獲得 5000 萬美元、2000 萬美

2022-08-10

中國大陸在2021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中占比80%。美國首個商業規模項目計劃於2023年投入運行。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創紀錄的16.9GW,幾乎較2020年新增裝機增長兩倍。增長勢頭將不會止步於此。彭博新能源財

2022-10-05

油生產平臺紀錄。“海基一號”位於珠江口盆地海域,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自主設計建造。“海基一號”本次同時投產5口生產井,初期日產量約2700噸。依托“海基一號”,中國海油將同時開發陸豐15-1和陸豐22-1兩個油

2024-03-09

歷時兩年多,SAT標準化考試背後的非營利組織--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Board)終於推出全數字化考試。新考試隻需2小時14分鐘,而原來的考試需要3小時。新考試的閱讀段落也將大大縮短,學生在數學部分的整個考試過程中都可以

2023-09-06

9月5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海上發射團隊的組織指揮下,星河動力航天在山東海陽及附近海域發射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一)運載火箭,順利將天啟星座21-24星送入800千米高的預定軌道。此次任務代號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

2022-08-20

據中國火箭公司官方消息,8月17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組織召開捷龍三號火箭工程研制階段性總結評審會,對工程研制地面試驗階段的工作進行審查把關。評審組一致認為,捷龍三號火箭前期工作按照研制流程完成相關設

2022-06-22

捉。什麼是碳捕捉?碳捕捉,通常被叫作“CCSU”,是在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CCS)的基礎上增加瞭“利用(Utilization)”。通俗理解,就是將二氧化碳從空氣或工廠煙囪的廢氣中分離出來,利用或儲存在地下數公裡處,從而減少大氣

2022-10-11

隨著中國汽車出海潮的來臨,汽車運輸船航運市場開始復蘇。有分析機構推測,到2030年,全球還需建造100-200艘新的汽車運輸船。在此環境下,諸如上汽集團、比亞迪等汽車企業,紛紛斥巨資拓充或開始打造屬於自身的艦隊。日

2023-01-25

許,這要從 CCS 被寄予的期望說起。目前來看,要想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太陽能、風能這樣的清潔能源去替代化石能源。然而,在能源領域有一個“ 不可能三角 ”,說的是能源的低成本、清潔環

2023-11-26

累計提供零碳熱量456萬吉焦,替代原煤消耗3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2萬噸,同比核能供熱前,海陽市供暖季空氣中PM2.5下降16%,天氣優良率上升17%。二期項目2021年投運,使海陽市成為我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今年的三期項目首

2022-10-19

從工業排放中捕獲二氧化碳的業務正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作為公司限制其產生的導致氣候變化的污染的一種方式,該技術正在獲得普及。但即使在其發展過程中,碳捕集行業也在緊緊抓住其跟石油和天然氣的關系。資料圖根據

2022-08-07

一步細化,提出十四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大幅下降,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

2024-02-21

歐盟同意建立一個認證程序,從而在使從大氣中吸走二氧化碳的技術合法化方面邁出重要一步。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今天達成臨時協議,為碳清除技術建立首個同類認證框架。這項新的氣候技術還有待規模證明,但歐盟已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