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單日平均升溫首次突破2℃ 1.5℃控溫目標還能實現嗎?


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進入倒計時沖刺之際,多個國際機構再度拉響全球氣候變暖預警。11月2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佈年度旗艦報告。這份名為《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破紀錄——氣溫再創新高,但世界減排未果》(下稱《排放差距報告》)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走上在本世紀內較工業化前水平升溫2.5~2.9攝氏度的軌道。

2015年全球近200個國傢簽署的《巴黎協定》提出,在本世紀內,平均氣溫上升幅度將被控制在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高2°C以內,最好不超過1.5°C。因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上述報告中呼籲,各國需要采取重大的氣候行動,使世界擺脫失控的氣候變化,並使其與《巴黎協定》的目標保持一致。

就在聯合國方面發出最新呼籲的當天,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監測到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1月17日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間平均水平高2.07攝氏度,為有記錄以來全球單日平均氣溫升溫水平首次突破2攝氏度。

“負面紀錄”不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安諾生(Inger Andersen)在《排放差距報告》發佈時表示,世界上沒有哪個人或哪個經濟體能免於氣候變化的影響。她強調,各國迫切需要停止在溫室氣體排放、全球高溫和極端天氣方面繼續創造負面紀錄。

以北半球剛剛過去的夏天為例,截至今年10月初,總共有86天的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攝氏度以上。9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月份,在此期間,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8攝氏度。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10月,全球單月平均氣溫均刷新全球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紀錄,使得今年夏季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夏季。鑒於全球海水表面溫度居高不下,加上厄爾尼諾現象,今年大概率將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刷新2016年創下的最高紀錄。根據該機構的數據,今年1月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創1940年以來最高紀錄,比工業化前平均水平高1.43攝氏度;10月全球平均氣溫則比工業化前同期平均水平高約1.7攝氏度。

在全球氣溫創新高的同時,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也在創造新的紀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發現,自1990年以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一路走高。尤其在2021年到2022年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0~2021年基礎上又增加1.2%,創下57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GtCO2e)的新紀錄。其中,以化石燃料為主導的二氧化碳排放占主要因素。


此外,2022年G20國傢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增加1.2%。《排放差距報告》認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國傢內部與國傢之間仍處於失衡狀態。

由於這些令人擔憂的趨勢和減緩工作的不足,全世界的氣溫升幅將在本世紀遠遠超出協定的氣候目標。如果按照當前政策繼續進行現有水平的減緩工作,在本世紀內,全球氣溫升幅將被控制在高出工業化前3攝氏度之內;如果全面落實無條件的國傢自主貢獻所需的相關工作,氣溫升幅將控制在2.9攝氏度以內;如果全面落實有條件的國傢自主貢獻,升溫將控制在2.5攝氏度以內。

應對氣候變化資金缺口有多大

在預警現實的同時,回溯過去全球在應對氣變方面的進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認為,自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以來還是取得一些進步。比如,當前政策下的預計排放量與全面落實國傢自主貢獻之間的差距有所縮小。在通過《巴黎協定》時,根據當時的政策,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將增加16%。現在,預計增幅為3%。

截至今年9月25日,已有9個國傢提交新的或更新後的國傢自主貢獻方案,更新後的國傢自主貢獻方案總計149個。與最初的國傢自主貢獻方案相比,如果所有無條件國傢自主貢獻方案得到全面落實,到2030年就有可能每年減少約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約為2022年排放量的9%。

然而,除非2030年的排放水平進一步降低,比如在現有的政策框架下削減28%~4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否則就不可能實現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因此,《排放差距報告》認為,在這十年中,大幅加大實施力度是唯一途徑。

《排放差距報告》呼籲,所有國傢都要積極推進整個經濟體系的低碳發展轉型,並需要重點關註能源轉型。因為,在整個生產周期中開采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加上規劃的煤礦和油田,其排放量會達到將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碳預算的3.5倍以上。

同時,《排放差距報告》認為,擁有更大能力和排放責任的國傢,特別是G20中的高收入、高排放國傢,需要采取更具雄心、更為迅速的行動,並向發展中國傢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

經濟學人智庫(EIU)此前的調查發現,非洲將是應對氣候變化影響最不具彈性的地區。僅根據環境因素,到2050年,非洲的經濟規模可能會收縮至少4.7%。在不考慮其他周期性經濟趨勢影響下,緊隨非洲的則是拉丁美洲(預期下降3.8%)、中東(3.7%)、東歐(3%)和亞太(2.6%)。全球整體GDP可能因氣候變化降低3%。

由於中低收入國傢已經占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以低排放增長來滿足發展需求是這些國傢的當務之急,例如調整能源需求模式、優先發展清潔能源供應鏈。為幫助中低收入國傢順利度過低碳轉型期帶來的挑戰,《排放差距報告》認為,還需要大幅增加國際金融援助,同時調整新的公共和私有資本來源結構。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的估算顯示,目前發展中國傢每年應對氣候變化所需資金約為2150億~3870億美元,資金缺口依舊高達1940億~3660億美元,比之前估計的范圍高出50%以上。


相關推薦

2023-11-22

科技11月22日消息,全球變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一項數據監測讓科學傢不得不發佈告警。據悉,近日地球溫度短暫地超過科學傢一直警告的一個關鍵閾值,這可能對地球及其生態系統產生災難性的、不可逆轉的影響。從歐盟

2022-06-22

日期從2038年大幅提前到2030年。在能源短缺壓力下,作為全球“退煤先鋒”的德國,2030年退煤目標還能實現嗎?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德國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減碳過程中能否保證戰略定力。換言

2023-05-17

面積/減少資本支出,從而優化成本。特斯拉目前已經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制造商。投資者一直在等待該公司發佈售價低於3萬美元的電動汽車,這被認為是特斯拉產品線中的“聖杯”。目前,特斯拉最便宜的車型起步價都超過4

2022-09-23

其是最低氣溫下滑迅猛。數據顯示,秋分節氣期間,全國平均最高氣溫為20.8℃,最低氣溫9.1℃,溫差達11.7℃,其中全國平均最低氣溫首次跌至10℃以下。俗話說“春捂秋凍”,但“秋凍”也要講究科學。在剛進入秋季的地區,

2023-11-14

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臺積電10月營收自今年2月以來首次同比正增長,半導體行業拐點到?臺積電臺股股價今日一度漲逾4.1%,至580元新臺幣,為5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11月10日周五,臺積電公佈10月營收報告。報告顯示,10月臺積

2022-08-17

研究中心(CAR)總裁白洛(Carla Bailo)在談到法案中的這些目標時說:“以現在我們缺乏材料的程度來看,我不認為今天有任何產品能達到這個標準。”又如,法案稱將提供數十億美元資金激勵電動汽車的推廣和電池工廠的建立。

2023-01-31

。中國的未來是科幻電影最肥沃的土壤目前國內正在不斷升溫的“科幻熱”,土壤在哪裡?對於這個問題,劉慈欣表示,中國的飛速發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深刻推動著影片的突破和跨越,這是科幻文學、科幻電影存在和發展

2024-08-29

快科技8月29日消息,近日,有不少實體餐飲者表示,線下生意不好做,都不怎麼賺錢,但美團卻不這麼認為。美團發佈2024年第二季度及半年業績報告。今年二季度,美團實現營收823億元,同比增長21%,調整後凈利潤136億元,同

2022-08-25

未來全球升溫是否會“懸崖勒馬”?IPCC認為,這既取決於未來的排放情景,也取決於人類如何選擇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路徑。今夏北半球被熱浪席卷。從歐洲到中國,從印度到美國,甚至在冰川覆蓋的北極地區,多地最高氣溫以

2023-01-07

目前的氣候承諾不足以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的目標,全球變暖很可能超過1.5攝氏度的限制。研究表明,最大限度地減少這種超標程度的唯一方法是各國采取更雄心勃勃的氣候承諾,並以更快的速度使其經濟脫碳,這將有助於

2023-12-04

洪水事件,而非洲城市人口將面臨多達52倍的危險高溫。全球被野火摧毀的土地數量將增加一倍,亞馬遜雨林將變成草原。在《巴黎協定》中,近200個國傢同意將全球氣溫控制在遠低於2攝氏度的范圍內,理想情況下是1.5攝氏度,

2024-02-11

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報告,2024年1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月。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稱,2024年1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達到13.14攝氏度,比之前最熱的2022年1月高出0.12攝氏度。另外,比工業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

2022-07-05

,僅僅‘減碳’不夠,還需要‘負碳’。目前人類為阻止全球變暖已經作出種種努力,2015 年《巴黎協定》設定的指導性長期目標,希望將本世紀全球的升溫幅度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的 1.5℃內,去年於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 COP 26

2024-03-08

,同樣遠遠跑贏大盤。從整體行業的背景看,開年以來,全球半導體巨頭發佈的Q4財報,大部分的業績表現都迎來大幅增長,眾多龍頭企業在營收、凈利潤、新簽訂單量上都好於市場預期。即便有些業績不夠強的,也普遍給出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