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國內半導體產業進入極端化產業周期。8月12日,在由投中信息和投中網主辦的“第16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長石資本合夥人丁忠民表示,目前半導體不論是產業還是投資界,都處於一個相當極端的狀態。
作者/呂倩
從產業方面來講,丁忠民表示,極端表現的一方面是半導體過剩,主要聚焦在消費級芯片領域,如目前包括手機行業在內的消費電子終端出現砍單現象,整個手機產業2021年全年銷量下滑11%,PC產品下滑10%,從而對消費電子領域的半導體產業產生重大影響,從業者紛紛降價。
與此同時,丁忠民稱,在新能源應用領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方面,車規級芯片又處於一個嚴重短缺的狀態。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由於缺芯問題,中國少賣約100萬臺新能源汽車。在這樣的背景下,過去可能產能飽和的晶圓制造企業,今年由於產線出現空缺,開始主動找客戶;同時,部分擁有先進制程的頭部晶圓廠商已然公開喊話,稱今年將會漲價15%-20%。如此前有消息稱德州儀器和博通計劃提高芯片價格並已通知客戶,英特爾、高通和Marvell也被傳出漲價消息。極端的產業現象表明當下半導體產業之中,過剩與短缺問題同時存在。
企業端的情況也一樣,部分明星項目或被行業熱捧的項目持續被機構瘋搶,半年時間過去後,企業基本面沒有任何變化,但估值可能已經翻一番。同時,融不到資的企業已經出現,比如聚焦蜂窩IoT無線通信領域的IC芯片公司諾領科技便倒在B輪融資。
當下芯片行業的極端化現象所折射的,在丁忠民看來,便是芯片周期概念。他表示,不論對產業還是投資方,芯片行業都具備非常明顯的周期性。短周期來看,芯片行業在二至三年內由庫存、供需平衡、產能進行動態平衡,一般二至三年會發生一次波動。五至十年的中期視角來看,芯片行業由新應用、新場景、新技術推動,比如由4G轉向5G、新能源汽車、光伏技術發展等,均帶動一輪又一輪的芯片大周期。
從長期視角來看,丁忠民稱,主要是由基礎網絡的電子化、智能化、互聯網化帶來對芯片的硬需求,進而形成穩固而緩慢的增長曲線。半導體雖然已經是一個成熟產業,但始終受到外界熱捧,便是因為其底層保持長期穩定的增長。
2020年至今,由於內外部多重復雜因素影響,國內半導體產業、投資界進入高歌猛進的節奏,外界一度認為國內半導體將突破周期概念,但實際上,國內半導體產業仍是被套牢在周期規律之內——2016年借助4G向5G升級上行,2019年手機汽車銷量下滑帶動行業下行,再到新能源汽車起勢之後的再次上行。也就是說,丁忠民稱,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律仍舊基本契合全球半導體發展大周期的規律,整個產業的周期性對行業影響非常重要。
但在個例方面,國內半導體產業在丁忠民看來仍舊具備特殊性。一方面在微觀層面,半導體行業本身的周期、半導體股權投資的周期性均相對較短,直接影響投資標的的現金流、資產估值倍數、以及流動性。另外在宏觀層面,包括中美關系周期、宏觀經濟周期、基礎創新周期三方面,相對周期較長,對整個行業與投資業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長期影響。
目前,國內半導體產業處於一個大周期的頂點——即目前存在的全面短缺問題。在投資端,丁忠民表示,半導體產業股權融資數量似乎數量變多,但實際的投資額是下降的,後續將直接影響到將上市公司的IPO頻繁破發問題,如今年3月以來,半導體企業上市破發現象頻繁出現,直到7月下旬,才陸續出現部分新發項目IPO取得較好表現。
當下除新能源汽車等個別領域的半導體需求仍處於緊缺狀態外,整個國內半導體股權投資的熱度正在慢慢消退。在泡沫逐漸破滅的過程中,丁忠民認為,對於長期投資或願意長期投資半導體領域的機構來講,將會存在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