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的流行文化很是奇怪。老的遊戲IP不停在復刻,幾十年的舊番突然有第二季,仿佛印證那句“互聯網的潮流永遠在復古”,給我的感覺就是“死去的回憶不停地在攻擊我”。如果不是微博熱搜上突然冒出來一個“不可能打工當事人公司被強執”,我大概不會想起世上還有“周立齊”這號人物。
縱然,我們一直在開著“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種玩笑,但“周立齊”於流行文化中早就被抽象成“竊格瓦拉”這個符號,這與他本人在很早之前就剝離開來。
10月12日,被很多人尊稱為“竊格瓦拉”的“周立齊”的聯合創始公司“廣西飛驢電動車公司”,被發現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39萬,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起訴方為“廣西飛驢電動車公司”的股東之一。“被執行人”是一個法律用語,意為“敗訴後未在法定時間內完成判決書上所規定賠償金額,故而被強制執行賠償的當事人”。
這些拗口的詞匯所反映出來的信息,並不復雜。基本上就是“廣西飛驢電動車公司”欠錢不還而被告上法庭,具體會對這傢公司的經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但結合此前周立齊的另一產業“周某烤吧”經營不善的消息,我們能知道的是,周立齊的“不打工之路”,顯然走得沒那麼順暢。
十年前,周立齊第二次因為盜竊電動車被捕入獄。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他不會想到接下來他所說的話,幾乎改變他接下來的人生。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裡面個個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拋開他當時的身份,這番話用他那帶著廣西口音的腔調念出來,確實稱得上是風趣幽默,金句頻出。現實永遠是面無表情,甚至是愁眉苦臉的,在看守所這種場域下,他當時灑脫又不羈的態度,在今天看來仍然有著頂級的黑色幽默味道。
而荒誕的互聯網最喜歡的東西之一,就是黑色幽默。
周立齊身上天然的荒誕感,與他本人的“真實”,產生極為奇妙的化學反應。這份化學反應在醞釀四年後,在他第四次因為盜竊電動車,犯下盜竊罪與搶劫罪而被判刑四年六個月時,徹底在互聯網上爆發。
從那以後,“不打工精神”讓他成“戒賭吧”的精神領袖。
黑色幽默使他成B站、A站等眾多青年文化產出地中的鬼畜明星。
無數與他有關的梗,在網絡上瘋傳。
他的存在,被深深地印在互聯網流行文化的深處,成其土壤本身的一部分。
而他也因此脫離“周立齊”這個人,成“竊格瓦拉”。
由於“竊格瓦拉”的語錄傳播時,周立齊仍在監獄中服刑,流行文化的創作失去源頭上的約束,互聯網的荒誕不需要為真實買單,正主不會出來對此發表任何意見,大傢也逐漸忘記“竊格瓦拉”是個真實的人——或者說從一開始,他們就並不太在意這個。
直到2020年4月,周立齊出獄。單純娛樂的流行文化、無數網友的嬉笑二創,開始撞上現實的高墻,成為他人的嫁衣,留下一地雞毛。
雖然,這場持續四年的狂歡從頭到尾都沒有周立齊的參與,但狂歡創造的歡愉,卻實實在在地落於他本人身上。網絡名梗的創造者,活在無數青年人口中的“竊格瓦拉”,無疑是當代互聯網的“神仙”。
無窮無盡的熱度,推著這個人走到幕前,接受放大鏡的觀察,也同樣有很多人,等著他成為自己手下的“搖錢樹”。
眾多MCN公司開著豪車在監獄門口等著這位“明日之星”出獄,噱頭一般地開出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年薪,隻為讓他在自己旗下,再一次用帶著廣西口音的腔調,說出那句“來這裡的個個是人才,說話又好聽”。
隻不過,當時的周立齊似乎還沒能意識到這個世界的荒誕程度。他仍然秉持著那句玩笑一般的原則——“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拒絕所有MCN公司的邀約,選擇回傢種地。
比起“竊格瓦拉”的榮光,剛開始的他,更傾向於去回歸平凡的生活,與曾經的犯罪經歷拉開距離,重新成為“周立齊”本身。
他在剛出獄不久後,就在微博中寫下“請媒體朋友不要打擾我。”
在後來,他也接受警方的邀約,登上南寧當地警方的直播間,去配合普法教育。
出獄兩個月後,他更是開辦自己的抖音號,上傳一個道歉視頻,表明悔過自新的態度,說明隻想當個普通人的想法,也勸導所有的年輕人不要學習自己。
“人間清醒”的周立齊洗刷“竊格瓦拉”給他帶來的惡名,在一陣鮮花與掌聲中,在無數的放大鏡下,隱入幕後。
然而,周立齊的這份“平凡”並沒有堅持那麼久——最起碼,沒有他想象得久。
在意識到互聯網的大潮轟轟烈烈之後,他發現“竊格瓦拉”的價值。盡管他不願意成為“竊格瓦拉”,但他可以借助“竊格瓦拉”,實現自己“不打工”的夢想。
他開始經營自己的視頻賬號,除發佈一些像模像樣的“農傢樂”視頻,還會學著當時的視頻熱點,發一些小短片。他會趁著高考的熱度,對學子們說高考加油;也會順應短視頻潮流,配著電影臺詞或者BGM玩“一鍵換裝”——他像個網紅一樣,開始經營自己。
甚至,他還入駐B站,來到這塊一手捧紅他的地方。
得益於一系列的“正能量”輸出,以及刻意與“竊格瓦拉”這個曾經的“神偷”身份拉開距離,他的視頻內容獲得不小的支持度。很多網友都十分願意支持他在視頻平臺,借助曾經的流量來謀生。
就這樣,“傳播正能量的周大哥”、曾經的“竊格瓦拉”,在短視頻平臺混得風生水起。他的視頻賬號粉絲,很快突破三百萬——而他的人生,也因此逐漸走向上坡路。
從2020年6月他發佈第一條視頻起,到2021年底,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周立齊的人生迎來巨大的轉變。
他的視頻裡開始出現法拉利、勞斯萊斯等豪車。他的身邊,開始有美女環繞。
有粉絲少的小博主請他幫忙一起合作拍視頻,有南寧當地的酒吧請他上臺演出,他隻要在燈紅酒綠下再喊一遍“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就能輕松賺一筆演出費。
在鏡頭之外,他開一傢自己的“周某烤吧”,以“電瓶”為飯店文化,以“電瓶車不會被偷”為飯店特色,用他本人作為飯店招牌,吸引眾多“人才”的光顧,開業當天拉來眾多網紅助陣。
甚至,他還回到曾經最熟悉的“電瓶車”領域,與人聯合開起一傢“廣西飛驢電動車公司”,打造“周立騎”這一電動車品牌,銷售防盜功能出色的電動車。
起高樓,宴賓客。周立齊過上他夢寐以求的“不打工”生活,曾經想要成為一個“普通人”的他,在這一年半中,早已不再“普通”。
隻不過,無論周立齊在走上“網紅”道路後,獲得怎樣的人氣,他終究沒法擺脫的是——大眾對他的所有印象,都建立在“竊格瓦拉”之上。
周立齊不想成為“竊格瓦拉”。但無論是他視頻底下的評論,還是到他店裡去吃燒烤的食客,話題的中心永遠是“電動車會不會被偷”。
大傢追捧他不是因為他才華出眾,也不是因為他英俊非凡。而是因為他能夠在一分鐘內,偷走一輛價值在一千元以上的電動車。
不論他本人一開始的意願如何,他終歸還是走上靠著曾經的小偷身份吃飯的道路。他在燒烤店的招牌上印上當初的語錄,他在視頻裡頻繁使用著“電瓶車”的元素,甚至在“重新做人”後開的公司,他也是賣的“電瓶車”。
這是他不能拒絕的。因為這是他流量的支柱,離開“竊格瓦拉”,沒有人會去關心周立齊是誰。
也因此,這幢由眾人拾柴而搭起高樓,從一開始就不那麼牢靠。
有流量的小偷也是小偷,關於犯罪分子能否順著流量的階梯走到聚光燈下,成為大眾做追捧的“網紅”的討論,在周立齊躥紅的這一年半時間裡,如野火一般在各個視頻平臺中燃燒。
有多少人支持周立齊重新做人,就會有多少人嘲諷犯罪分子靠著流量成上流人士。
周立齊超出人們對於“犯罪分子日常生活”的常規認知——鏡頭下,他的人生有些光鮮亮麗得過分。
群情洶湧下,這顯然導向一個必將發生的終局。
2021年底,在“打擊劣質藝人”的風向下,周立齊有著幾百萬粉絲的視頻賬號被封禁。他的“網紅”之路,徹底終結。這幢高樓,在此時,差不多是塌。
縱然周立齊在賬號封禁後,建一些小號重新發起視頻,還很用心地照著《教父》的劇情編寫視頻的腳本,但曾經屬於他的那些流量,在前一次封禁之後,就不再屬於他。
新的快手賬號隻有幾萬的粉絲
離開“網紅”標簽,離開大眾手持的放大鏡的周立齊,幾乎隻有在人生受挫之時,才會再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
比如,他的燒烤店傳出經營慘淡,正在轉讓的傳言。盡管這個傳言在後來不攻自破,“周某烤吧”仍然在正常經營之中,但大傢記住的,仍然是“曾經的竊格瓦拉在封禁之後,過上慘淡的人生”。
又比如這一次,“廣西飛驢電動車公司”成為被執行人,你很難說清這件事對周立齊會帶來多大的影響,但你一定能夠從大眾的討論中獲得一個信息——“竊格瓦拉又撲街,好似”。
從“竊格瓦拉”語錄出現在互聯網上,到周立齊“德不配位”的今天,剛好十年。這十年,對周立齊來說,可以說是潮起又潮去。
平心而論,周立齊在這整個事件中,並沒有多少“過錯”——除他那些犯罪行為之外,他隻是像個普通人一樣,出獄,改過自新,發現能夠賺錢的路子,然後想盡一切辦法往上貼罷。
給他帶來金錢與爭議的,從頭到尾都跟他沒有任何關系,圍繞他的風波的本質,是安迪·沃霍爾那被用爛的“十五分鐘理論”,是魔幻的互聯網大潮。
曾經因為“我渾身難受”而走紅的“大力哥”趙金龍,與周立齊一樣是這股子魔幻大潮下的小人物。
流量湧入,他們鮮衣怒馬。
流量離去,他們無人問津。
不過,這對周立齊來說可能未必是什麼壞事。曾經的流量給他帶來的事業與金錢,並不會因為流量退去而全然消失。
正如“大力哥”發現直播熱度下降後,選擇淡出互聯網陪伴傢人一樣。周立齊在離開鏡頭以後,仍然能夠擁有真正成為“普通人”的空間。
當初出獄之後,周立齊所言的“想成為一個普通人”,在之後光怪陸離的一年半裡,其實沒有多少可以伸展的空間。他與“竊格瓦拉”所捆綁的“網紅”身份,並不那麼允許他向大眾展現“真實的自己”。
希望在回歸生活之後,他能夠如當初那樣,快樂地度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