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Friendster崛起、將近20年互聯網增長形成的社交網絡時代在上周宣告結束,Facebook大范圍地進行類TikTok的重新設計。在社交網絡模型下,智能手機的興起承載著數十億用戶的數字體驗,在你關註好友動態的同時也成為你所有網絡活動的樞紐。
Illustration: Aïda Amer/Axios
而現在 Facebook 希望圍繞著全球數百萬陌生人的算法排序的偏好重塑你的在線生活。
● 效仿 TikTok 對呈現給用戶的視頻排序算法,Facebook 也基於此對你的主屏幕進行重新組織
● 社交媒體的這位主導者正將自己轉變成為一種數字大眾媒體:通過機器學習處理大部分匿名用戶的反應,從而推動你的內容選擇。
Facebook 和它的競爭對手通過這種算法可以可靠地向你推薦能吸引你興趣、來自於任何地方的帖子,因此它們將其稱之為“發現引擎”(Discovery Engine)。
● 但它同時看起來也像是一臺突變的電視,在大量無關聯內容的頻道之間進行快速切換
● 而這似乎就是當代年輕人更喜歡的一種方式,也是 Facebook 期望其業務增長的地方,因為蘋果的新隱私規則和全球監管機構的威脅已經使其現有的廣告定位模式變得岌岌可危。
言外之意: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的 10 年時間裡,Facebook 一直占據主導位置,而 Twitter 則一直扮演著第二的角色,社交網絡一直主導著互聯網的文化和經濟。
● 社交網絡的角色曾被給予厚望,它們可能會掀起民主賦權的浪潮,並在全球范圍內解放自我表達。
● 但它們的主要影響是推動媒體行業和數字廣告業務的轉型
Facebook 將人際關系中的簡單“社交圖譜”轉換成為盈利的賺錢機器,尤其是針對更小的機構,以不可思議的精度投放極具針對性的廉價廣告,這讓 Facebook 打敗競爭對手 MySpace,並且吸收和智取像 Instagram 和 Snapchat 這樣的挑戰者。
● 在社交網絡的這場遊戲中不乏 Google 這樣的重量級競爭者,但均無法撼動 Facebook 的的位置。
但是:隨著利潤的增加,Facebook 躋身成為和 Google、蘋果、微軟和亞馬遜平起平坐的大型科技公司,問題也隨之而來。
● Facebook 的好友數量和“like”(點贊)按鈕將人際關系變成非個性化的指標競賽。
● 完整帖子動態更新是一件苦差事,因此自 2009 年開始 Facebook 的 News Feed 默認采用算法而非按照時間進行排序
● 這促使許多用戶,尤其是政治組織,提高發帖數量並試圖玩弄 Facebook 的程序。
● 批評人士指責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動態成為極端主義、錯誤信息、仇恨言論和騷擾的驅動因素。
而采用 TikTok 風格的“發現引擎” 模型存在很多相同的問題
● 帖子很少根植於社會關系網絡
● 人數越多,傳達想法的門檻就越高
值得註意的是,這些調整即將會在移動 APP 上推出,在今年年底之前會為桌面/瀏覽器的用戶推出,Facebook 還將會繼續通過附屬選項卡提供傳統的朋友和傢人網絡。正如一些用戶長期以來所希望的那樣,這些帖子將按時間順序排列。
此舉還有助於 Facebook 避免聲稱其排序存在偏見,並使該公司領先於威脅要限制其算法的監管機構。但是,社交網絡作為大多數用戶對互聯網的主要體驗的時代正在過去。這也適用於 Facebook 幸存下來的主要西方競爭對手 Twitter。
Twitter 從未找到可靠的商業模式,這讓 Elon Musk 提出收購要約。無論目前正在進行的法律鬥爭的結果如何,Twitter 的未來充其量都是陰雲密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