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巨頭KKR退出對東芝的潛在競購 貝恩資本處於有利地位


據外媒報道,私募巨頭KKR正在退出對東芝的潛在收購,此次收購價值或達到220億美元。外媒表示,KKR對收購東芝失去瞭熱情,轉而選擇收購將在私有化過程中分拆的企業。有分析稱,KKR的推出將使其主要競爭對手貝恩資本處於有利地位。

據悉,目前東芝已收到八份私有化要約和兩份資本聯盟方案。據此前報道,KKR、黑石、貝恩資本等均考慮競購。

去年11月,東芝宣佈計劃將旗下事業分拆為3傢公司,該計劃曾遭到維權股東的強烈批評。隨後於今年2月,東芝修改重組計劃,將分拆成的公司數量從三傢改為兩傢。3月末,東芝公司股東又否決瞭“一分為二”的重組計劃,一些外國股東希望將東芝拍賣給出價最高者。


相關推薦

2022-07-06

的投資基金“日本投資公司”(JapanInvestmentCorp)和日本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日本產業合作夥伴”(JapanIndustrialPartners)已結成聯盟,一起競購東芝。“日本投資公司”和“日本產業合作夥伴”之所以結成聯盟,是因為他們各自沒

2022-06-23

6月23日早間消息,據報道,三名消息人士透露,參與競購東芝的競購方正考慮以最高每股7000日元(約合51.41美元)的價格推動東芝的私有化,這將使得交易的價值達到約220億美元。東芝近年來陷入困境,目前正在探索戰略選擇。

2022-10-13

10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知情人士稱,日本私募股權公司“日本產業合作夥伴”(JapanIndustrialPartners,簡稱JIP)正尋求與多傢日本公司合作收購半導體制造商東芝。據悉,JIP已邀請中部電力公司(Chubu Electric Power Co.)、金

2022-10-17

在美國和其他地區借貸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一些全球銀行對東芝等大型收購交易持謹慎態度。媒體報道此事後,東芝的股價周一下跌3%,目前的市值約為160億美元。知情人士表示,四傢主要的日本銀行隻表示它們有興趣向收購方

2022-09-21

資基金“日本投資公司”(Japan Investment Corp,JIC)和日本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日本產業合作夥伴”(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JIP)結成聯盟,在第一輪競標中脫穎而出。但知情人士今日稱,JIP和JIC在東芝重組計劃方面出現分歧,導

2023-03-24

道,周四,半導體制造商東芝表示,它已同意接受由日本私募股權公司“日本產業合作夥伴”(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簡稱JIP)牽頭的財團提出的收購要約,這筆交易預計價值約2萬億日元(約合150億美元),將使東芝私有化。據

2023-10-26

快交易進程。當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牽頭的一個財團從東芝公司手中收購鎧俠的控股權時,SK海力士成為鎧俠的間接股東。目前尚不清楚SK海力士的反對將如何影響收購結果。據知情人士稱,貝恩資本和鎧俠正在制定一項解決

2022-08-25

據知情人士稱,包括KKR與殷拓(EQT)在內的私募股權公司正在競購歐洲數據中心運營商GlobalSwitchHoldings,交易價格可能達到100億美元左右。上述知情人士稱,GawCapitalPartners、PAG和StonepeakPartners也已被選中參與競購這傢總部位於倫

2022-07-05

媒體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私募巨頭KKR集團將牽頭競標價值約200億美元的德國電信無線電塔業務。知情人士稱,KKR已與GlobalInfrastructurePartners和Stonepeak聯合提出要約,他們的報價被認為比BrookfieldAssetManagementInc.和西班牙CellnexTelecomSA

2023-02-14

東芝過往歷史輝煌,隻不過最近十多年的發展面臨困境,退出大量消費級業務,一手發明的閃存業務也賣掉60%股權給美國資本聯合體,缺錢的東芝需要填補收購美國西屋核電業務導致的巨額虧損。即便如此,最近幾年東芝的業務

2023-08-10

技制造業實力的象征,與夏普、松下並列為日本“白電三巨頭”,在傢電、電氣、能源、基建等領域都有巨大影響力。日本第一個電燈泡、第一臺洗衣機、第一臺冰箱,都誕生在東芝的車間裡,為東芝公司帶來無盡的榮光和利潤

2023-04-25

制造端削減產能,包括美國貝恩資本持股多數的鎧俠(原東芝),也被打招呼要尤為註意產能規劃和分配。

2024-04-17

該公司與銀行的談判。知情人士表示,該公司最大的股東貝恩資本也已與銀行會面,討論IPO的計劃。鎧俠尚未做出最終決定,計劃仍有可能根據市場情況而改變。鎧俠的一位代表表示:“我們仍在為在適當的時間進行IPO做準備,

2022-07-21

並與TikTok合並的應用程序。過去幾年,許多基金紛紛進軍私募科技投資領域,認為它們可能從熱門初創企業估值飆升和IPO市場蓬勃發展中受益。然而現在,隨著全球股市大幅下跌,投資者正遠離風險更高的增長機會,他們正在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