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員節這一天,我們與多位從業者進行探討。他們中很多人存在焦慮,尤其到中年,面對職場與傢庭的重重壓力,他們的生活真的有不堪嗎?今天,1024程序員節如期而至。這一天,很多企業給自己的程序員準備格子衫、特別演出以及豐富的下午茶……並且鼓勵他們在這一天早早回傢,拒絕加班。
然而,個別節日的禮遇,改變不長期高強度工作帶給程序員們的心理壓力和焦慮。在與《財》溝通中,多位已在職場滾爬多年的程序員仍吐槽道,“工作強度太大,感覺身體快要吃不消。”而在談及35歲後的職場規劃時,個別自覺升職無望的程序員更是擔憂道,“想到那時候上有老下有下,職場上對大齡程序員也不太友好,真不知道如何自處。”
35歲程序員的生活真的有那麼不堪嗎?在與多位年齡超過35歲的資深程序員交流後,我們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程序員不是青春飯,不該存在年齡偏見
★人物:53歲 | 陶建輝 濤思數據創始人
陶建輝是位有著三次創業經歷的連續創業者,今年53歲,是物聯網大數據平臺企業濤思數據的創始人兼CEO,此前還創立過和信和快樂媽咪兩傢公司。
在2017年決定創立濤思數據時,已經47歲的老陶用2個月寫一萬八千行代碼,完成公司第一款產品TDengine的初代研發,並因此獲得投資人們的天使投資。如今,濤思數據已獲得由經緯中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GGV等參與投資的多輪融資,最近一次的融資額度為4700萬美元,公司估值3億美元。
作為一位典型的大齡程序員,在跨過35歲職場焦慮多年後,陶建輝進行多次創業。並最終憑借代碼獲得市場與投資人的認可,在大多數人已接近退休的年齡,達成職業生涯中最為成功的一次創業。
當談到如何看待職場環境對於大齡程序員不再友好一事,他的看法是,“程序員並不是青春飯,軟件行業其實變化不快,基礎的數據庫等技術基本都是四十多年前就存在的,隻要掌握一些基礎的原理和邏輯,其實它變化是很小的。不該對程序員存在年齡偏見。”
在他看來,35歲問題其實不是程序員行業的問題,在任何一個領域,人員的結構一定是金字塔結構的,35歲你要做CTO可能會困難,但如果你仍願意拿普通人的薪水,那你還是會非常受歡迎的。
“年齡大的人經驗更豐富,對需求的把握更精準。隻要他們保持對技術演進的追蹤和學習,他們依然會很有競爭力。”陶建輝表示。據他介紹,在美國,超過35歲乃至於50歲還在編代碼的程序員多如牛毛,但在國內卻很少。而究其原因,還是由於中國的程序員一開始的時候很少。
但如今,這一切正在變得好起來。據陶建輝對《財》介紹,目前,濤思數據的技術人員中,有6個員工年齡超過40歲,35-40之間的也不在少數,80後占主流。“隻要技術過關,大齡程序員也不是問題。”
35歲是當打之年,程序員“越老越香”
★40歲丨袁進輝 一流科技創始人
事實上,由於國內程序員最大的就業群體主要是互聯網公司,這一類公司產品周期迭代快,技術積累和技術棧比較淺,這導致國內程序員生態不健全,程序員進入職場後更多接觸的是業務型事務,難以靜下心來研究底層技術,久而久之開始被層出不窮的業務需求和眼花繚亂的新興技術打擊信心,於是開始產生職場年齡危機。
在一流科技創始人袁進輝看來,事實上在一些基礎技術領域,程序員隻要把技術棧做得比較深入,其實是可以越老越吃香的。“IT行業本身確實迭代快,但如果你掌握一些底層的東西後,你會發現其實Rust、Java等語言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小的,不同領域間的遷移學習能力其實也會非常快的。”袁進輝表示。
在袁進輝看來,為避免出現35歲危機,程序員可以關註一些偏底層的,穩定一些的技術趨勢。此外,還可以註重從興趣出發,要懂得鉆研並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傢。“做前端的隻要做到架構層級,也已經比較深入,到有殺手鐧技能的時候,便不會存在職業危機。”
“如果你從大學畢業就開始寫代碼,經過長期的積累後,35歲之後其實是一個年富力強的時期,是當打之年,會比剛畢業的人更加地有競爭力。”據袁進輝介紹,他從畢業開始在幾傢初創企業開始寫代碼,到2013年33歲的時候進入微軟亞洲研究院,一直到35歲之後也還寫過大量的代碼。“長期的代碼寫作,發現自己對於系統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這為後續創立一流科技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直做技術管理,現在國內已經開始有這些人的生存空間。”袁進輝表示。在他看來,在一些技術要求比較深的領域,“許多技術年輕人絕對是搞不定的,還得有長期鉆研這個領域的人。”
相信自己,35歲焦慮每個行業都有
★39歲 丨廖浩 某科技企業高級軟件工程師
廖浩是一傢科技企業的高級軟件工程師,今年已經39歲。在2011年畢業並成為一名程序員後,廖浩就聽同事們談及35歲焦慮的問題,但當時,廖浩的導師對他說過,“在中國,現在這一批程序員還沒有到失去競爭力的階段。隻有等到你參與工作一段時間後會發現,不隻你一個人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每個行業都存在著相近似問題。”
事實上,到35歲的時候,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會有一些焦慮,因為那時候會發現身邊有的人已經發展得很好,比較之下會形成不小的壓力。而在這個時候,如何做好心理的平衡則是很重要的。“這個時候,你需要做到的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國內,由於工程師紅利的存在,在有著相同的競爭優勢下,企業自然希望優先選擇那些剛畢業的學生。於是年齡大且相對缺乏競爭力的人,就不容易被友好地對待。本質上,這還是一個競爭的問題,並沒有太多很好的手段從根本上去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隻能通過自己的改變去迎接這種現狀,每個人都要面對這個問題,競爭是與生俱來的,我們隻能提升自己。”廖浩表示。在一個高速競爭的環境下,對於軟件行業的從業者而言,持續不斷地提升自己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35歲的焦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焦慮而忘記前進。”
結語:關註程序員發展,不可涸澤而漁
當前,雖然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向社會公開發佈的《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中明確指出,“996”嚴重違反法律關於延長工作時間上限的規定,相關公司規章制度應認定為無效。然而在眾多互聯網企業中,加班加點趕進度,晝夜不舍忙業務的現象仍層出不窮。尤其在程序開發領域,程序開發人員加班也成為常態。
在袁進輝看來,企業如果過於追求把程序員現有的能力發揮出來,但是忘記為其提供相應的成長機會,程序員的發展也將會逐漸停滯不前,最終浮於表面同時被業務拖累。1024程序員節,企業在給予程序員們一時的優待與禮遇之時,也更應該考慮如何關註程序員們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而不是一味索求“涸澤而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