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降水陪伴入伏,長達40天的三伏天正式開始。俗話說“熱在三伏”。最近,我國多地出現極端高溫,甚至有人因熱射病死亡,還沒入伏就已經熱得無法喘息。明天(7月16日)正式入伏,標志著我們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
三伏天到底有多熱?中國天氣網統計近30年來(1991年至2020年)的氣象數據發現,三伏天裡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極端高溫在40℃以上,高溫持續日數達5至7天;南方大部雖因濕度大,極端高溫沒有北方強,但極具耐力,高溫日數均在20天以上,局地甚至達35天。
而不得不提的“高溫霸王”吐魯番,極端高溫曾達47.8℃(2008年8月5日),高溫日數曾持續達39天,幾乎是高溫全滿貫。
國傢氣候中心監測顯示,6月13日以來,我國出現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影響大。截至7月12日,高溫事件已持續30天,覆蓋國土面積達502.1萬平方公裡,影響人口超過9億人。
尤其7月7日開始,南方高溫異軍突起,江浙滬包郵區和川渝一帶成為全國高溫中心,多地出現40℃以上的高溫,高溫的歷史紀錄頻頻被打破。
上海:7月13日徐傢匯站氣溫達到40.9℃,追平1873年以來徐傢匯站觀測史上最高值。7月5日至今(7月14日),上海已連續10天最高氣溫超35℃,其中3天超過40℃,7月上中旬出現三個40℃+,在上海歷史上尚屬首次。
重慶:7月10日重慶高溫攀升到40℃,此後高溫不降,到今天為止已經連續5天氣溫突破40℃。並且,重慶的熱不分晝夜,13日早晨,重慶沙坪壩的最低氣溫33℃,14日33.2℃,連續兩天刷新當地最低氣溫的最高紀錄。
浙江:6月26日至7月12日,浙江中北部高溫日數破歷史同期最多紀錄,極端最高溫最大值出現在餘姚,達到41.6℃。7月12日,杭州氣溫突破40℃,創下最早40℃高溫紀錄。浙江全省當日發佈54條高溫紅色預警,打破高溫紅色預警日發佈量最高紀錄。
江蘇:7月12日,江蘇發佈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全省大部地區持續高溫,截至當日16時,284個鄉鎮(街道)超40℃,最高達43℃,出現在蘇州金閶街道。
受高溫天氣影響,各地中暑、熱射病多發。據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浙江、江蘇、四川等地多人確診熱射病,且已有人因此死亡。一般來說,副熱帶高壓內部盛行下沉氣流,晴朗少雨,太陽輻射可以更多到達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氣獲得更多的熱量,就像給地面蓋上一個大蒸籠。
目前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比常年同期偏北,強度也偏強,而且長時間控制四川盆地東部到江南、華南北部等地。加上暖濕氣流強盛,空氣濕度大,氣溫猛烈上升,體感上蒸下煮,悶熱難耐。
國傢氣候中心表示,目前正在持續的拉尼娜事件為今年6月以來南方高溫的發生發展提供重要的氣候背景條件,尤其是7月中緯度暖高壓帶發展加強,導致出現大范圍的高溫天氣。根據統計分析,在多數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易偏北。
17日起,四川盆地將有降雨出現,高溫天氣減弱。18日,長三角周邊地區或迎來降雨,高溫天氣有所緩解,但江南東南部、華南東部還將持續高溫悶熱天氣。21日之後,南方地區高溫將再次發展,范圍擴大,福建、江西、浙江南部等地日最高氣溫可達39~41℃。
國傢氣候中心預計,7月27日至8月11日,我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內蒙古西部、上海、江蘇、浙江北部、安徽、江西北部、山東南部、河南大部、湖北、湖南北部、重慶、四川東部、貴州北部、西藏、陜西南部、新疆北部等地偏高1~2℃。上述部分地區高溫日數偏多,可能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高溫天氣過程,需防范高溫熱浪對人民生產生活和電力供應的不利影響。
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約0.4℃,為1979年以來最高。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等地的日最高氣溫超過40℃,法國、西班牙、美國和日本等國多個城市刷新高溫紀錄。
日本東京連續五天氣溫超過35℃;美國中部和東部高溫警報影響人口約1.25億,超過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德國勃蘭登堡州因極端高溫加劇幹旱而引發森林火災……
熱射病通俗的解釋就是最危險、最嚴重的中暑,它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肌肉組織、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問題,極易引發多器官衰竭,熱射病的病死率介於20%至70%,老年患者可高達80%。
對於三伏天的到來,高溫對人們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以及各行各業都有一定的影響,我們切不可放松警惕。高溫天氣下要註意充足休息,及時補水,減少午後時段外出,科學防暑降溫,安然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