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林京,授權站長之傢轉載發佈。
曾經毛利堪比茅臺的“醫美印鈔機”,日子也不好過。
近日,華熙生物發佈2023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華熙生物營業收入為60.81億元,同比減少4.3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87億元,同比減少39.5%。這也是自2019年上市以來,華熙生物首次出現全年營收、凈利潤同時雙雙下滑。
曾幾何時,玻尿酸作為醫美領域的頂流,各種含玻尿酸成分的功能性護膚品誕生,線下醫美機構裡面宣稱可以除皺保濕、填充凹陷的註射玻尿酸,也吸引著年輕人趨之若鶩。
站在玻尿酸風口上,華熙生物、愛美客和昊海生物被並稱為“醫美三劍客”,平均80%的毛利率水平,遠超完美日記、花西子等美妝品牌的吸金能力,令業內艷羨。
隻不過,年輕人“容貌焦慮”背後,各類新成分層出不窮,肉毒素、重組膠原蛋白作為行業新寵,成為新的醫美造富風口,也擠占著玻尿酸的生存空間。昔日“醫美印鈔機”們增長放緩,玻尿酸開始揮別高速增長的紅利期。
玻尿酸生意不好做
醫美行業的造富神話,從玻尿酸開始。2021年被認為是玻尿酸元年,華熙生物年營收增速87.93%,愛美客則高達104.13%。
玻尿酸,又名透明質酸,廣泛存在人體內,有著潤滑關節,以及更加重要的皮膚保濕功能。人到一定年齡之後,體內透明質酸會逐漸消失,從而造成皮膚水分流失,就成衰老的標志之一。
華熙生物的崛起,就在於其在國內率先實現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技術產業化的突破,改變以動物組織提取法生產透明質酸。
過去幾年間,華熙生物打造一支覆蓋玻尿酸上、中、下遊的產品矩陣。上遊是賣玻尿酸原材料,公開數據顯示,華熙生物玻尿酸原料市場份額在國內占58%,全球占比近40%;中遊是面向醫療終端,骨科以及眼科醫療終端產品;下遊則是由潤百顏、誇迪、米蓓爾和BM肌活組成的功能性護膚品,以及可以食用的玻尿酸產品。
數據顯示,在2018-2023這五年時間裡,華熙生物旗下的護膚品營收規模從6億元增長到46億元,營收占比超過72%。
對於此次營收下滑,華熙生物也在公告中解釋稱,主要源於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出現階段性下降。
一位華熙生物經銷商向Tech星球透露,誇迪品牌內部進行經銷商戰略調整,誇迪經銷商分為線上和線下渠道,線上包括次拋類產品,線下則是搭配護理、美容儀器使用。今年年初,誇迪取消線上經銷商資格,此前她繳納的保證金也已經被退還,據她透露,未來誇迪會加碼佈局電商業務和線下渠道。
作為華熙生物旗下兩大核心子品牌,潤百顏和誇迪銷售額均已經步入10億級銷量,在華熙生物的高速增長中,功不可沒。2020~2022年,誇迪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91億元、9.79億元和13.68億元。
除護膚品進行戰略調整之外,功能性食品業務也開始做減法。2021年,在玻尿酸正式獲批為食品應用原料後,包括喜茶、漢口二廠、娃哈哈、Wonderlab等品牌相繼推出添加玻尿酸成分的產品。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探索,華熙生物也推出玻尿酸水品牌“水肌泉”、透明質酸食品品牌“黑零”和透明質酸果飲品牌“休想角落”三大產品。
華熙生物一位經銷商表示,去年7月清倉最後一批“黑零”產品,該品牌已經因為效益不佳,停止生產,目前其淘寶店鋪內產品欄目也顯示空白,無法購買。
在整體業績變化的同時,華熙生物內部也開始降本增效。一位華熙生物員工告訴Tech星球,自2023年開始,公司內部都在降本增效,所有部門都要控制成本。
燒錢營銷換市場
如今收入高度依賴功能性膚護品的華熙生物,源於其在2018年的戰略轉型。
面對玻尿酸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趨勢,華熙生物開始重點佈局C端護膚品市場。其中,一大標志性事件是,2018年,華熙生物與故宮博物院、故宮文創院聯合推出的面膜、口紅等產品相繼賣斷貨。此後,華熙生物相繼推出高達十餘個護膚子品牌,覆蓋玻尿酸修護、敏感肌、抗初老等產品線。
相比之下,愛美客則是堅守在B端,其產品主要為溶液類註射產品(例如嗨體)、凝膠類註射產品(例如濡白天使)、面部埋植線、化妝品四類,其中前兩者合計占到總營收的98%以上。
重點佈局更廣闊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為華熙生物帶來業績的高速增長,2020年~2022年,其營業總收入分別為26.33億元、49.48億元、63.59億元,遠超愛美客收入,相同時期內,後者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7.09億元、14.48億元、19.39億元。
但同時,盡管在巨頭林立的護膚品賽道,華熙生物以“次拋”概念突圍,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逃不過新消費企業燒錢營銷換市場的路徑。根據年報披露,在2021年,華熙生物銷售費用達24.36億,同比增長121.62%,而在2022年其銷售費用進一步增長至30.49億,占總營收比例接近一半。
不斷攀升的銷售費用,直接影響華熙生物的毛利率與凈利率,近兩年華熙生物的毛利率已經下滑至80%以下。
一位美妝從業者告訴Tech星球,與原料廠商的邏輯不同,相比玻尿酸原材料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質量,打造潤百顏、誇迪等護膚品更重要的是產品力和品牌力,並且次拋概念後續被更多品牌模仿,疊加整個護膚品行業線上流量價格投放更貴,功能性護膚品牌的競爭更加激烈。
根據國傢藥監局公開數據,2017年國內“次拋”類美妝產品新增備案僅15條,相關知名產品還是來自於國外品牌,而截至發稿,在中國食品藥品監管數據中心旗下的化妝品監管App上輸入“次拋”,可以檢索到4466條產品信息。
不過,相同的是,高度依賴玻尿酸業務,是“醫美三劍客”目前所面臨的共同挑戰。過去幾年間,更多企業入局玻尿酸產業上下遊,競爭更加激烈,玻尿酸原料、終端產品的價格都在逐年下降。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玻尿酸原材料的平均價格已由2017年的210元/克,逐漸降至2021年的124元/克,降幅超過4成;而玻尿酸終端產品的價格從2018年的每瓶約1557元降至2021年每瓶1111元,整體利潤空間大幅壓縮。
尋找下一個造富風口
醫美賽道的風口在不斷變化。在醫美技術上,先是肉毒素概念火爆一時,肉毒素又稱肉毒桿菌內毒素,因可以使肌肉廢用性萎縮,來達到修飾輪廓的作用(即去皺和瘦臉),“瘦臉針”即是相關產品之一。此後,不“動刀”、不“打針”的光電類醫美開始流行。
在護膚成分裡,抗衰新星重組膠原蛋白、補水保濕功效的神經酰胺、角烷鯊等不斷湧現,與玻尿酸重疊的功效,擠占著後者市場的生存空間。
擺脫對玻尿酸業務依賴,華熙生物近兩年也在嘗試打造新的增長曲線。隻不過,肉毒素曾被視為華熙生物第二增長曲線,最終在耗時8年後,遺憾落空。
2015年,華熙生物“牽手”韓國肉毒素研發公司Medytox簽署合資協議,在中國香港成立合資公司華熙美得妥,並先後出資近億港元進行有關Medytox旗下肉毒素及其他醫療美容產品在中國內地的獨傢開發、拓展及銷售工作。但在雙方合作還沒有實質性進展時,因為Medytox爆雷,合作終止。
近兩年,華熙生物不斷加碼佈局重組膠原蛋白市場。2020年,華熙生物就曾宣佈要轉型合成生物,在2022年上半年,華熙生物通過收購益而康生物,正式切入膠原蛋白產業,2022年8月底,又發佈膠原蛋白原料產品,宣佈將對膠原蛋白全產業鏈進行佈局。
在2023年半年報中,華熙生物更是將自己定義為一傢“以合成生物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顯示合成生物正成為其關註重點。
隻不過,相比於享受到玻尿酸的紅利,在膠原蛋白領域,華熙生物起步相對較晚,面臨的競爭也不少。以膠原蛋白起傢的巨子生物,早在2000年就研發出專有的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活性成分,並於2011年推出全國首個隸屬醫療器械范圍的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另外,“註射膠原蛋白第一股”錦波生物,也在2023年7月在北交所順利上市。
與華熙生物類似,愛美客也在尋求第二增長曲線,不僅在火爆的膠原蛋白、肉毒素領域同樣進行佈局,還通過引入韓國皮膚無創抗衰儀器,正式進軍光電醫美賽道。並且,愛美客還盯上當下火爆的減肥藥市場,根據其2023年報披露,愛美客以5000萬元投資持有質肽生物4.89%股權,合作研發司美格魯肽等產品。
另一玩傢昊海生科,則通過並購方式持續拓展不同方向的業務,目前已經形成“醫美+眼科+骨科”“三條腿”走路的模式。
盡管探索路徑各異,但對“醫美印鈔機”們而言,在玻尿酸光環逐漸褪色之後,都需要盡快找到新的增長點,來保持持續增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