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滅絕4.36億年的魚化石被發現:填補進化史的空白


9月14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已滅絕4.36億年的雙叉苗傢魚”在重慶被發現,它為追溯從魚到人”早期演化補充新的化石實證。

專傢表示,已經有充分胚胎和化石證據證明,包括人類在內的四足動物的四肢,是從魚類的偶鰭(胸鰭和腹鰭)演化而來的。

此次發現的雙叉苗傢魚化石上保存身體側線與成對腹側鰭褶,體現現有魚類身體側線和人類四肢。

公開信息顯示,人類是從魚進化而來的,從魚到人需要近5億年的進化過程,先後經歷最早的無頜類演化變成有頜類、肉鰭魚類,之後登上陸地變成兩棲類和哺乳動物,最終演化成人類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

曾有專傢表示,包括人類在內,地球上現存99.8%的脊椎動物都具有頜骨,統稱為有頜脊椎動物或有頜類,有頜類的出現與崛起,是從魚到人”的脊椎動物演化史上最關鍵的躍升之一。


相關推薦

2022-07-23

學》發佈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滅絕。而危起偉正是上述論文的通訊作者。如何定義一個物種的滅絕?“曾經也有一些物種,大傢懷疑它滅絕之後多年,突然再度出現。”7月22日,劉煥章接受記者采訪

2022-10-04

科學傢斯萬特·帕博(SvantePääbo)獲獎,他在發現“關於已滅絕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現”方面作出突出貢獻。↑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傢斯萬特·帕博。據報道,帕博今年斬獲此獎也意味著,他和父親兩

2022-07-21

7月21日消息,今日晚間,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名錄顯示,長江特有物種白鱘已經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全球范圍內,裸腹鱘多瑙河種群滅絕。紅色名錄同時提升其他7種鱘魚的保護等級。據解,長

2023-03-26

被子植物,即人們熟知的花”。這種遠古植物距今約有1.7億年歷史,此前一直被認為是裸子植物。據解,此次,科研團隊對我國西北地區約1.7億年前的一種侏羅紀遠古植物化石進行重新研究,這種植物此前被認為是裸子植物,名

2023-09-27

斯托大學的科學傢用計算機模擬顯示,人類將在2.5億年後滅絕,屆時地球上所有大陸都擠在一起,形成一個超級大陸”,每天面臨40℃以上的高溫和高濕度。研究人員稱,在2.5億年的時間裡,地球上所有的大陸都將移動到一起,

2022-11-07

揭示環境因素之外,生物間相互作用對各主要類群興起與滅絕的影響。這是人類認識當今地球生物和環境協同演變規律的重要途徑。”9月底,《自然》雜志以封面形式同期發表朱敏團隊的四篇論文,詳細報道有頜類起源與最早

2022-10-03

科學傢斯萬特·帕博(SvantePääbo)獲得獎項,以表彰他對已滅絕人種的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現。他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642萬元人民幣)。按照慣例,諾貝爾獎得主名單會在每年10月上旬公佈,隨後在12月10日諾貝爾

2022-08-12

外的人模仿。遺憾的是,到今天,大部分的長鼻目物種均已滅絕,非洲是長鼻目的起源地,而亞洲象則是非洲之外唯一一種存活下來的長鼻目物種。大象,森林農夫和生態工程師獨特的演化歷史使得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無可

2022-07-17

年夏日再取出享用。到戰國時期,一種簡易版的青銅冰箱被發明出來,學名叫“冰鑒”,分內外兩層,可置入美酒果珍,利用外層的冰塊長時間冰鎮保鮮。彼時,冰算是奢侈品,有條件的貴族府中,專門設有“凌人”執掌冰權。

2023-09-26

,然後猛撲出去抓住獵物。然而,馳龍終究沒能逃脫恐龍滅絕的厄運,它們最終成為化石,載入歷史史冊。恐龍化石與其他古生物化石一樣,是地質學、古生物學和古環境學研究的對象。通過深入系統地研究恐龍化石,增進對現

2023-03-17

而聞名,脖子幾乎占整個身長的一半。1987年,馬門溪龍化石在中國首次被發現,但這是一個不完整的骨骼,因此科學傢很難確定這隻恐龍的整體大小。2012年,科學傢在新疆發現馬門溪龍近親屬的一種恐龍化石,名為鄯善新疆巨

2023-12-17

等全生命周期處理流程,全面提升國內開源軟件0day漏洞發現與修復能力。該平臺還公開征集開發者和研究員參與識別安全漏洞,若符合CVSS漏洞評分方法中嚴重、高危、中危、低危4個評級標準,則被認定為有效漏洞並給予獎勵。

2024-04-03

古海洋生物礁建造特點。這說明,鄖西縣西北部山區在3.5億年前是一片遠古的大堡礁”。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和最著名的海洋造礁生物之一,而泥盆紀是地球歷史上的重要時期,距今4.19億至3.59億年,也是地史上最重

2023-06-28

如巨傘,蔚為壯觀。據悉,桫欏又稱樹蕨,出現於2億至3億年前,曾是恐龍的食物,屬國傢二級保護植物。桫欏為侏羅紀地質年代遺留下來的珍稀物種,是現今全球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比恐龍出現還早1.5億年,有地球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