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去日本狂買新三樣:拋棄日本馬桶蓋和電飯煲...


6月28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稱,中國遊客仍然喜歡去日本瘋狂消費,不過大傢已經對電飯煲、智能馬桶蓋沒興趣。

今年一季度,中國大陸赴日旅遊共132.8萬人次,相較2019年同期下滑近四成。

但觀光客的人均支出反而較疫情前增長25.1%、達到27.3萬日元(約1.14萬元人民幣)。其中僅購物這一項,平均每個大陸遊客每次去日本多買10124日元(約460元人民幣)的商品。

但大傢最愛買的東西也在變。從2015年前後的智能馬桶蓋、電飯煲,換成如今的奢侈品和珍珠。消費者跨國購物的動力主要來自商品的稀缺性和性價比:要麼隻能在當地買到,要麼比國內便宜。

十年前國人喜歡買的日本馬桶蓋和電飯煲,如今已經可以輕易找到國產替代品,TOTO、松下等日本品牌也在中國開設新工廠,生產出更具性價比的在地市場商品。

十年後是日元大幅貶值讓在日本購買奢侈品變得極具性價比。算上10%的消費稅退稅和日元匯率,上月在日本購買一隻國內正價2萬元的LV包袋,可以便宜四五千元。


相關推薦

2022-10-15

株式會社”(後簡稱“東京博善”),從今年夏天開始由中國資本控股,負責東京都下轄23區內70%的火葬業務。據日媒介紹,火葬業在日本是公共性質較高的行業,運營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許可,絕大部分地區的火葬場都是地方

2024-04-28

非常便宜和劃算。日本國傢旅遊局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中國大陸地區前往日本旅遊的多達45萬多人,占訪日遊客人數的14.68%。除購物和觀光,這段時間來投資的中國人也不少。有媒體報道,有人曾拉著兩個裝滿28寸行李箱的錢來

2024-04-17

據當地媒體報道,東芝公司正尋求在日本裁員5000人,約占其員工總數的10%。此舉可能開啟日本今年規模最大的一輪裁員。據報道,這傢總部位於東京的公司正在縮減非核心業務,並將因此計入約1000億日元(6.5億美元)的一次性成

2024-02-22

時就餐,他們發現竟然一大半客人都說著中文。隔壁桌是中國人。再往外那桌是中國留學生。最外面那桌,是剛剛一起等位的中國情侶。從店裡出門,高樂高再次打開小紅書,發現輸入“秋葉原湯咖喱”的關鍵詞後,搜索出來的

2023-01-21

顯上升,東京也是類似,兩地的奢侈品店裡可以看到不少中國遊客。而倫敦和巴黎的搜索趨勢更多關聯時事新聞,而非旅遊導向。為迎接中國內地消費者者,奢侈品牌都紛紛動員起來,加大相關投入。比如,香港機場的愛馬仕和

2022-08-09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師三宅一生8月5日因癌癥去世,享年84歲。三宅一生,1938年4月22日出生於廣島市,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1970年設立三宅設計事務所,以極富工藝創新的服飾設計與展覽而聞名於世。第二年

2022-06-27

宜瞭約合1300元人民幣,甚至低過一些618大促的售價。外國遊客這樣占便宜,日本現在也頂不住瞭,國內的Apple Store已經行動起來,從6月21日開始取消瞭針對外國遊客的退稅優惠,這樣遊客購買iPhone手機之後無法再享受額外的優惠

2022-06-28

,而且要勇於去承擔。值得一提的是,董明珠還談到瞭做電飯煲的經歷:“我們做瞭一個電飯煲,用瞭4噸米,才最終實現瞭消費者所需要的那種體驗。”另外,董明珠以空調為例,談到格力的一項新技術,如果全部實現的話,

2024-02-05

運期間路堵人擠,便想出一個獨特的應對方式。她提前用電飯煲煮好一鍋燜飯,裝進保溫飯盒裡。當她出發3個小時後,這鍋飯依然熱氣騰騰,宛如剛出鍋一般。這一獨特的做法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紛紛表示,“高速路上抱著

2023-08-01

8月1日消息,天津一女子曬自己新傢打折前五萬多買的馬桶,一打開讓人覺得高級。視頻所示,馬桶雙側安裝音響,超級無敵酷。更有開蓋開夜燈功能,方便觀察每一次的消化功能。對此,網友稱:賣音箱,賣馬桶,買電飯鍋的

2023-09-06

棍子,方面放置手機、音響等物品。動力方面,這款移動電飯煲”的後軸安裝一個可輸出110牛米的電機,提供兩種容量的電池可以選擇,分別是125公裡和200公裡,在慢充的情況下,僅需4小時即可充滿。價格方面,該車的起售價

2024-01-31

1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稱,日本機場正在被中國車輛占據,主要還是接送機業務。報道稱,不少日本出租車司機抱怨道,他們在機場被中國網約車搶生意。據悉,因為日本出租車數量較少且價格偏高,不少中國遊客選擇直

2023-12-21

,目前日本官方並未給出結論,這裡也提醒去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不要出於好奇去接觸這些不明原因死去的動物。

2024-04-28

持續貶值,一些奢侈品的價格已經遠低於國內,吸引大量中國遊客和代購者。與此同時,在能源和原材料等方面對海外依賴度較高的日本企業受到日元貶值的影響,生產成本被進一步推高,日本國內食品及日用品價格持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