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CEO餘承東發表《致終端商用客戶及合作夥伴的一封信》稱,2022年華為在商用市場取得十分亮眼的成績,2022年華為PC產品逆勢增長,整體銷售規模快速擴張,渠道覆蓋實現數倍提升,在重點行業實現重大突破。
話雖如此,但是華為佈局PC業務以來,其市場份額卻依然在第二梯隊徘徊,卻是不爭的事實。
據市場權威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發佈的數據,2021年第二季度國內PC市場,聯想同比增長31%,以560萬臺出貨量占據40%的市場份額;戴爾同比增長32%,沖到第二位;惠普、華碩位列第三和第四,而在業界名氣響當當的科技企業華為卻排在第五位,出貨量僅為50萬臺,同比大降64%。
華為曾經苦心經營的PC業務,為何淪落至此?而其執著於PC業務的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戰略考量?業界普遍認為,華為佈局PC業務,是一場冒險遊戲。而鑒於其市場份額占比,其對於華為的意義,也有些微不足道。
1
執著於PC行業,華為的如意算盤或落空
對於華為進軍PC市場的目的,互聯網上有多個版本的傳聞。一種說法是華為欲模仿蘋果軟硬件一體的產品體系,從手機,手表,平板到個人電腦,一應俱全。而在華為目前已經佈局多種終端,例如手機、平板、手表等,唯獨缺少筆記本等相應的PC產品。
隻是,華為與蘋果相比,缺少最核心的操作系統,相關軟件基因也是缺乏的。這也意味著,華為需要不斷努力,才能補齊短板。但是要知道,雖然目前華為鴻蒙系統雖然問世,卻主要在智能手機上面應用,而且是為解決美國技術“卡脖子”的防守戰役,在PC業務方面,離華為想要的蘋果生態,依然相差甚遠。
另一種說法是華為一直在尋求硬件上的主導權。因為,目前華為的雲計算服務在企業市場進展的速度很快,服務器,存儲,網絡和雲計算業務發展相對均衡,硬件短板補齊有利於完善華為生態。
而根據華為業務佈局,華為確實需要一款服務於企業市場的產品。例如,此前華為於2018年,就曾發佈過雲電腦產品。而且,這也是華為在面向終端消費者推出的一種雲服務產品。
據解,這款產品和網盤的功能有些相似但又高於網盤,因為它不僅是簡單地將所有東西全部匯集在數據庫裡,而且這款產品的使用可以使消費者通過筆記本電腦、平板等連接上,最終實現移動辦公、雲手遊等應用操作。
更重要的是,該產品能夠把華為雲的雲桌面服務通過app的形式集成到華為終端的平板和手機上。隻是,聽起來如此不錯的發明,最終還是宣佈退出市場。
隻是,作為一個大企業,華為因此受挫,顯然不肯善罷甘休。因此,華為順著這條產業鏈進軍PC,在多數人眼裡看來也是順水推舟。這種觀點雖有一定的道理,對於華為的長足發展而言,似乎又失之偏頗。
因此,更多業內人士傾向於認為,華為執著於PC市場,有著多維度的思考、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其一就是剛剛上文提到的華為手機在那幾年的銷量並不樂觀,華為繼續開辟新渠道拓展業務獲得新的產業鏈。其二是這不失為一個增加財務收入的方式,企業想要越做越大,總要做一些其他相關產品。其三是PC的發展是有機會讓其智能手機相融合,打造智能軟硬件生態系統。
2
反復試水卻無功而返,華為的PC業務或淪為雞肋
據公開數據顯示,5G、人工智能等業務,給華為帶去不錯的收入。但是華為並不滿足於此。他進軍電腦行業。但是,PC的路好像並沒有像其他領域那麼順風順水。
華為的第一款PC系列產品是於2015年發佈的當時很火的二合一平板。但是銷量並沒有那麼可觀。市場部根據當時的市場調研,給出的預計銷量是100萬部,眾所周知,預估的市場銷量隻是一個平均水平,如果要在這個領域做得風生水起,那必然是要高於平均水平的。
隻是,華為PC當時的實際銷量連預計的數量都沒有達到。作為新領域的一個開頭,並不是很理想的成績還是對華為產生一些打擊。但是萬事開頭難嘛,但這個成績也已經不錯,對比當時小米的銷量,已經算走在別人前面。
作為一個大企業,市場銷售上出現問題,本應立刻做出戰略調整,華為市場部的員工也當即發現其實使用筆記本的人數還是要高於平板的,畢竟筆記本才是辦公人士處理工作的首選,因此需要生產幾款筆記本提供給消費者,當然這也不是意味著要放棄平板市場。隔年華為就創新出三款PC產品。第一款為靈動商務筆記本,第二款為大視野商務影音筆記本,第三款是平板。
目前對於這三款產品的具體銷量,市面上沒有數據調研,據市場調查以及用戶體驗感的評價顯示,這三款產品在性能方面,也足以令消費者滿意。眾所周知,作為在PC業務端的“後起之秀”。如果銷量數據十分漂亮,華為自然會大肆渲染,為其營銷加碼助力。
而且,2016年華為誕生之時,蘋果筆記本電腦風頭正盛。作為一個行業“新手”,華為想要從口碑不錯的蘋果電腦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無異於虎口奪食。
3
強敵環伺生不逢時,華為PC難續智能手機輝煌
盡管前面的試水不盡如人意,但華為還是不願意放棄PC這個市場。尤其是在佈局PC市場當年,其手機銷量大不如前,雖然華為手機的銷量在呈現上升的趨勢,但尷尬的是智能手機銷量增速卻隻有上一年的一半,這可讓華為急壞腦袋。
這大概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華為在蘋果公司推出MacBook以及MacBook Pro兩款電腦以及微軟推出Surface的時候,還要去“湊個熱鬧”,發佈MateBookX,MateBookD。
結果可想而知,他確實沒有打贏這些PC行業的老品牌,但這好像沒有打擊到華為公司,他甚至還愈挫愈勇,更是立下flag:要在3--5年內超過聯想、蘋果等一系列大牌,做全球第一的PC產品。但據解到的消息來看,華為並沒有做到他自己設定的宏偉目標。
但在2018年,華為的PC有很大的進步,它推出的HUAWEI MateBook X Pro有極大的創新,甚至真的做到“人無我有”,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而且,HUAWEI MateBook X Pro有著高達91%占比的屏幕。要知道,這可是截至2018年,筆記本屏占比最高的一款PC。
另外,這款華為筆記本還具有隱藏攝像頭的設置,對於PC行業來說,隱藏攝像頭還是比較少見的,它能夠滿足更多的消費者不同的心理訴求,在一定程度上為華為開拓更多的PC市場。除這兩點,這款產品還具有無風扇設計的特點,這些都值得其他的PC企業學習。
隻是令人遺憾的是,這款筆記本的銷量還是不樂觀,從電商平臺上面的調查數據顯示,該筆記本一年時間裡也隻賣出三萬多臺。
而且,這款電腦至今仍在銷售,售價是4999元。不可否認的是,華為的手機銷量不容置疑,但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當初的孟晚舟事件,激發不少中國消費者的愛國行為。與此同時,華為確實具有自身在5G和芯片等技術領域的科技優勢。
華為在手機業務上的輝煌戰績終究沒有延續到華為PC業務上,究其原因。智能手機在現在這個社會幾乎已經得到充分的普及,但是筆記本並沒有。相反,由於智能手機的普及,個人電腦的使用場景,已經被稀釋殆盡,PC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的萎縮已成難以阻擋的趨勢。
而且,華為PC瞄準的是商務人士,這批商務人士或許不會因為愛國情懷,而去選擇產品並不及其心理預期的產品。而且,PC賽道強勢玩傢如雲,無論是國外的戴爾、惠普、蘋果,還是國內的聯想、華碩,都在PC市場深耕已久,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反觀華為佈局PC業務,顯得有些姍姍來遲,可謂生不逢時,甚至有些時運不濟。
4
結語
在很多人眼裡,目前的PC市場已經算是一個夕陽市場。而且,華為在PC上的成就,至今仍然有些微不足道。而與之處於同一賽道的聯想、惠普等一些知名廠商,都已經開始在有針對性地細分市場、鎖定消費者研發更加個性化的產品,比如聯想小新、YOGA,惠普的暗影精靈系列等等。
而且,有些電腦廠商,還根據不同類型的消費者生產出不同功能的電腦,同時圍繞不同場景,來打造不同的產品線。甚至劃分出南北差異,有的品牌更是為在PC市場整體下滑的態勢下,開始研究一些周邊產品,給予消費者更多更加新奇的體驗感。
由此可見,在技術之外,行業各大實力玩傢,也開始將用戶體驗擺在更重要的位置,而非單純地比拼性價比跑量。這也意味著,後起之秀華為要想從他們之間殺出一條血路,還需要花費足夠的時間精力金錢。
對於華為佈局PC的執著,以及其帶給用戶的傢國情懷。相信時間會給華為在PC方面的良苦用心,一個完美的終局。但願華為PC能夠在自己的努力經營下,早日殺進頭部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