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酸甜苦辣咸鮮等不同滋味的調味品龍頭正在經歷著“添加劑”爭議帶來的市值大蒸發。主角是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03288.SH,以下簡稱“海天味業”),一端是調味品行業市占率龍頭,無論是醬油、調味醬還是蠔油都占據重要地位,另一端是資本市場上的市值龍頭,市值一度突破4000億被稱作“醬油茅”。
盡管事件自9月底就已經開始發酵,但在節後開始一周的市場交易中,海天味業遭遇市值大蒸發,超350億。
海天添加劑風波,引發公眾對於食品添加劑的思考,和基金經理對於後期投資趨勢的討論。
添加劑風波
9月底,有視頻博主發佈添加劑勾兌視頻,引發網友對醬油添加劑的擔憂,認為海天醬油是“海克斯科技食品”(本意是科技與魔法融合的技術,網絡上暗指添加各類食品添加劑制作的食品)。此後,又有網友曬出海天國內外銷售產品對比視頻:視頻顯示,海天在國內售賣的醬油,和它出口到日本、加拿大等地的醬油,成分標識有較大區別。同樣是海天老抽王,在國內售賣的有若幹食品添加劑,比如谷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5’-肌苷酸二鈉、苯甲酸鈉、三氯蔗糖,而在日本售賣的海天老抽王,標示卻隻有水、大豆、食用鹽、砂糖、小麥。上述5種添加劑中,前3種為增味劑,苯甲酸鈉則為常用的食品防腐劑,三氯蔗糖則為甜味劑。
為回應網友質疑,海天味業9月30日、10月5日、10月9日三度發聲明回應此事。
在前兩次的回應中,海天味業稱所有產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符合規定,國內國外產品內控標準是一致的,並未“雙標”。並表示,針對在事件中悉意造謠中傷海天品牌的短視頻賬號,公司已委派專業律師團隊調查取證,必將惡意造謠者、傳播者的法律責任追查到底。
在第二份聲明中,海天味業還表示,是有人企圖用食品添加劑來誤導消費者,企圖用“雙標”來挑起消費者和中國品牌企業的矛盾對立。
除此之外,中國調味品協會在10月5日就此事件發表聲明,表示“因各國的飲食和消費習慣不同,同一類產品的標準要求會有所不同。但是,標準本身並不存在高低之分。”“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其生產的產品就是安全的”“支持調味企業依法維權,追究網絡造謠者的法律責任”,等等。
10月9日,海天味業再度做出回應,表示海天味業產品銷往全球80多個國傢和地區,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產品,均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
第三次更為和緩的回應並沒有使海天味業在十一假期節後開市中避免下跌。10月10日,海天味業股價大跌9.35%,收於75.08元/股,市值蒸發逾400億。
海天味業成立於2000年,其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民國時期的佛山古醬園(海天醬園)。1955年,公私合營,佛山25傢實力卓著的古醬園謀略合並重組,組建“海天醬油廠”,這也是海天味業的前身。2014年,海天味業上市,自此開啟海天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甫一上市,該公司市值就呈快速增長狀態。上市首日市值為497億元,到2020年下半年,其市值突破6000億,並將中石化、萬科一眾白馬股甩在身後,而市值排在其前頭的僅剩茅臺和五糧液,因此,海天味業也被稱為“醬油茅”。
在此前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裡,海天味業高管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從全年的目標來看,目前確實面臨非常大的壓力。但對於目標,海天一向是非常嚴肅的,下半年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不會輕易放棄和放松目標,不會對目標進行調整,公司也在通過各種措施提振員工和經銷商信心,保存量,搶增量。
如今看來,實現業績目標的壓力或又有所增加。就此,經濟觀察報記者曾兩度致電公司董秘辦問詢,並未取得有效聯系。
資本市場的醬油江湖
中國調味品行業歷史悠久,早在5000年以前,就有“制鹽”的生產。
調味品是指在飲食、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的,用於調和滋味、氣味,並具有去腥、除膻、解膩、增香、增鮮等作用的產品,是中國特色飲食文化的核心元素。
醬油適應各種烹飪方式,例如小炒、涼拌、紅燒、清蒸、點蘸、燜煮、燒鹵、拌餡等,面對中餐復雜多樣的做法,市場上的醬油也豐富多樣。
在海天味業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等百餘品種,醬油是其中最主要的產品,2021年醬油營業收入141餘億元,也是醬油、調味醬以及蠔油三大主力產品中毛利率最高的一個,高達42.91%。
2019年,調味品百強企業醬油產量份額占比 36%,其次是食醋占比12%,蠔油、醬類、味精等其它調味品占比僅為個位數。
在此前海天味業的招股說明書中,其提到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者,一個是日本龜甲萬公司,龜甲萬公司是一傢有360年歷史的日本傢族企業,是日本調味品龍頭企業,主要生產醬油產品。另外一個是香港李錦記,1888年,李錦記創辦人李錦裳於廣東省珠海南水鎮發明蠔油,並創立李錦記。同海天味業一樣,李錦記也經營醬油、蠔油、蒸魚豉油等200餘種調味品。
但在各大商超較為常見品牌廚邦、千禾背後的公司均已上市,也就是中炬高新和千禾味業。
中炬高新技術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1995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擁有“廚邦”、“美味鮮”兩大品牌,產品涵蓋醬油、雞粉(精)、蠔油、醬類、料酒、醋類、食用油、腐乳、味精、汁類、火鍋底料等10多個品類。其中,醬油亦是其調味品板塊的營收貢獻大戶。
最後一個登陸資本市場的千禾味業則成立於1996年四川眉山,2016年3月,該公司登陸上交所。其主打產品為零添加系列產品,例如千禾零添加醬油、醋等。
在招股說明書中,千禾味業表示,由於多起在食品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劑事件發生,使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抱有排斥態度。消費者的態度使食品生產企業對添加劑的選用更加慎重,對添加劑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同時,出於對健康的關註,消費者更崇尚以自然動植物為原料,經加工獲得的天然食品添加劑。因此,具有營養、保健功能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劑發展迅速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功能食品、健康食品、保健食品已成為世界各國食品工業新的增長點,而食品添加劑的功能化也成為國際和國內食品添加劑的發展趨向。
盡管市值不及海天味業,但千禾味業在上市後也有著不錯的表現,其發行價為9.19元,最高點後復權的價格達到206元/股。
目前,在中國市場,醬油行業居前的分別是海天味業、李錦記以及中炬高新,合計占比超過市場三成,海天醬油一傢的市占率高達15%。
值得註意的是,與日本前三傢醬油企業占比過半相比,醬油目前仍處於品類生命周期的黃金期,龍頭企業搶占小品牌市場份額導致集中度快速提升,行業已完成階段性擴產能,將由量增轉至價增階段。
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統計,百強企業醬油出廠價格繼續保持增長,2020年達到5605元/噸,同比增長4%,產品轉型升級順利進行中。醬油產業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過渡,距離行業天花板還有很大空間。
伴隨著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生活,不斷提升健康飲食的標準,醬油也將向零添加演繹。
此次添加劑引起網友如此高熱度的關註,也正是印證這一趨勢。
但受疫情影響,調味品行業略顯低迷,行業整體個位數增速。華創證券研報顯示,根據這幾年的持續研究,中國的醬油年人均消費量基本7.5L,醬油企業再要提升人均消費量很難,所以醬油市場毫無疑問是頭部企業的相互競爭。
市場怎麼看?基金經理有分歧
截至9月30日收盤,海天味業股價報82.82元,市值3838億元,較市值高峰已跌去不少。而年初至今,海天味業股價下跌20.96%。
在疫情影響下,調味品行業略顯低迷,行業整體出現個位數增長。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3月,海天味業交出一份並不太理想的成績單:2021年,海天味業營收250億元,同比增長9.71%,增速創下2010年有業績披露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過去12年,有9年營收增速都是超過15%。去年歸母凈利潤為64.3億元,同比增長僅4.09%,增速創下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過去11年,有9年增速超過20%。
市場對此做出怎樣的選擇?
Wind數據顯示,2022年10月12日收盤,海天味業報收於72.75元,下跌0.95%,換手率0.24%,成交量11.25萬手,成交額8.01億元。資金流向數據方面,10月12日主力資金凈流出5307.51萬元,遊資資金凈流出1536.04萬元。
對於海天味業股價的走勢,記者采訪的多位基金經理給出的答案分歧較大。
華南一位基金經理在長假開盤前表示,“目前不打算做過多操作,先觀察開盤後大盤及個股走勢,可能會有一定承壓,但更多可以被理解為情緒面的,這時候做過多操作可能會進一步造成異動。”
該基金經理進一步表示,“未來對消費行業的觀察,主要看雙十一、雙十二能不能拉動一波消費,長期來看,個人對消費板塊整體保持樂觀態度。”
北京一傢中型公司權益投資總監認為,“我認為當下並不是所謂的‘消費降級’,而是消費分層,拿一些其他對標的公司來看,釀造和勾兌的價格同樣存在差異,隻不過這傢公司被拿出來,在消費分層背景下,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價格。不過,短期來看各方面確實存在壓力。”“傳統消費行業尤其是某些龍頭公司即便這段時間跌下來,但目前估值仍然很高,目前PE是57,高於行業20到30多倍的平均估值,我主要關註消費行業裡面的新消費和有成長性的公司。”滬上一位券商系公募機構投研人士表示。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最新披露的中報顯示,共計467隻基金持有海天味業,合計持有1.07億股,占流通股比的2.32%。
從各基金持有情況來看,上證50、滬深300、消費類指數基金居多,持有海天味業的主動權益基金僅有31隻,持有海天味業最多的基金為華夏上證50ETF,持股達952.95萬股,持有市值為8.6億元,占該基金股票市值的1.65%。
而主動權益基金中,中加基金旗下中加聚隆六個月的第一大重倉股就為海天味業。不過該基金為偏債混合型基金,且規模僅為4700萬元,所以即便海天味業是該基金第一重倉股,但持倉市值僅為101.93萬元,持股市值並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為持有海天味業最多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持股數量為880萬股,持倉市值7.95億元,占該基金凈值比例為1.76%,排在全部持倉的第16位。此外,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鼎益、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景順長城內需增長等多隻基金持有海天味業數量均超過100萬股。
與此同時,泓德基金鄔川雁也是海天味業的“鐵桿粉絲”,其管理的泓德遠見回報、泓德豐潤三年持有、泓德致遠、泓德臻遠回報、泓德豐澤、泓德卓遠等多隻基金亦均持有海天味業。其管理的泓德豐潤三年持有期混合持有海天味業660.78萬股,較一季度還小幅增持54萬股。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透露,長假後第一周,其對於消費板塊進行一些調倉操作,將近期股價承壓的標的做防守操作,以保護凈值相對平穩,不過對於消費板塊而言,其整體仍然保持中長期看好態度。
華南一傢中大型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分析表示,消費板塊從出行、旅遊等統計數據來看,消費數據表現不佳,但實際上,據其觀察,除出行板塊,仍然有一些消費品數據實現正增長。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在疫情的散點發生下,消費場景受阻。從中長期價值的角度看,目前細分龍頭消費品的估值合理偏低估,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基本面的角度看,最差的時間點大概率將會過去,觀察未來穩增長政策發力後,消費的恢復有望帶動股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