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沉寂近兩年、市值已然腰斬的全球共享出行巨頭Uber,這兩天又重新回到公眾視線的最中心。然而,這一次的回歸對於Uber來說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從昨天開始,一份由全球40多傢媒體、180多位記者共同參與的重磅調查陸續發佈,揭露Uber在過去這些年的全球擴張進程中各種毫無底線的操作,包括且不限於:通過政商勾結改寫法律法規、惡意利用司機為業務擴張鋪平道路、知法犯法刪改數據阻撓調查、有組織
斥巨資公關政要、利用司機、逃避監管。
文|Juny 編輯|VickyXiao
最重要的是,此次12萬4千份來自Uber的內部文件,不僅為Uber此前各種黑歷史傳言提供鐵證,同時還打開一張Uber與西方各國政要、億萬富豪、媒體大亨錯綜復雜的關系網。
在這些曝光文件中,所涉及的人物個個都是政壇“頂流”,包括法國總理馬克龍、美國總統拜登、前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尼莉·克羅斯等等。調查顯示,該事件所牽扯進的政商屆重要人物或超過1850人,遍佈全球29個國傢。
目前,此次事件正在不斷發酵之中,各國輿論一片嘩然。包括法國在內的一些國傢已經開始呼籲啟動內部調查,甚至一些網友還將此次“優步門”看作是一場“新水門事件“。
|斥巨資“公關”,直達各國權力中心
此次超過12萬份的文件由Uber前首席遊說代表Mark MacGann提供,包括Uber 高管之間 8.3萬封往來郵件,以及幾萬份iMessages 和Whatsapp 等信息記錄、PPT、發票等等,時間跨度在 2013 年到 2017 年。
當時的Uber主要由其前任CEO Travis Kalanick執掌,同時也是Uber 業務在全球擴張最快的一段時期。2010年10月,Uber的共享打車業務正式在美國上線,到 2017 年,Uber就已經成功進入 全球80多個國傢,一舉成為矽谷創業場上最耀眼的新星。
擴張如此之快的背後,僅僅隻是因為其模式的創新嗎?這次的Uber檔案告訴我們,Uber最關鍵的成功助力,是因為他們找對人。
2014年,Uber跟時任法國經濟部長的埃馬爾·馬克龍搭上線,並由此開始他們的“秘密聯盟”。文件顯示,2014年10月,馬克龍與Travis Kalanick及其他Uber高管舉行一次閉門會議,並取得很多重要“進展”。
圖片來自BBC
此後幾年,馬克龍多次明裡暗裡為Uber站臺,包括多次公開表態認可Uber模式,簽署放寬對Uber司機執照的要求的法令,為Uber 制定拼車服務法規框架等。從馬克龍和Travis Kalanick的往來信息中能看出來他們非常熟、利益綁定也非常深。
2015年7月,UberPOP服務在法國引發巨大爭議,Kalanick便發短信問馬克龍:“我們能相信Caz(法國時任總理BernardCazeneuve)嗎?”馬克龍則回復昨天已經與總理進行會晤,已經與法國內閣秘密達成交易,他會保證出租車司機們保持冷靜,並準備改革法案。
還有一封郵件中,Uber對馬克龍表示感激,說道“我們所受到的開放和歡迎,在任何政商關系中都是不常見的。”
而馬克龍僅僅隻是這場“官商勾結”大戲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Uber檔案中涉及的另一重要官員是前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尼莉·克羅斯。她此前主要負責監督數字科技和競爭政策,曾在調查微軟和英特爾數字競爭案件中方面發揮主導作用。此次披露的文件顯示,尼莉·克羅斯在在職期間多次要求執法人員為Uber“開綠燈”,此外她並沒有遵守歐盟監管委員行為的18個月冷靜期規則,在尚未離職期間就已經在商談加入Uber的顧問委員會。
在Uber的一個內部消息中表示,Uber明確提出跟尼莉·克羅斯的關系屬於高度機密,不允許任何人在群組之外討論,並且表示尼莉·克羅斯還正在幫忙“遊說”時任荷蘭首相。
圖片來自BBC
文件揭露,在2016年達沃斯會議期間,Uber十幾位高管組團參加此次會議,並通過各種中間人關系跟包括馬克令、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時任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時任愛爾蘭總理恩達肯尼、時任愛沙尼亞總統托馬斯亨德裡克伊爾維斯等世界領導人密會。
當時的Travis Kalanick可以說是非常狂妄,在曝光中的短信中他表示,對於遲到的拜登,“我已經讓我的人讓他知道,他每遲到一分鐘,他和我在一起的時間就會少一分鐘。”
圖片來自The Guardian
而就在他們會面之後,拜登就調整當天晚些時候在達沃斯上發表的主題演講,暗地裡幫忙為Uber宣傳。
文件顯示,光在2016年Uber用於遊說和公關的花費就高達9000萬美元。它還曾向俄羅斯、意大利和德國等地的權貴人物,以通過銷售Uber的股份的方法結成利益相關者,同時招募大量前公職人員,專門在各國遊說政要放松對Uber業務的政府監管、改變工人權利政策並起草新的出租車法案等。
據解,包括法國電信大亨澤維爾尼爾、德國出版大亨阿克塞爾斯普林格、法國時尚大亨伯納德阿爾諾等都參與其中。在美國,Uber還為政府官員以提供免費Uber乘車服務、“超高級”午餐、免費政治競選工作、競選捐款以及各種禮物的方式,來獲得美國政府對於Uber國際業務的支持。
根據此次聯合調查組的統計顯示,在2014 - 2016 年間,Uber 高管與17個國傢的政府高層官員舉行 100 多次會面。為更好的與這些政要、富豪和頂級學者保持關聯,Uber還曾委托咨詢機構制定一個在全球29個國傢超過1850人的“利益相關者”名單。
圖片來自國際調查記者聯盟,The Uber files
|把混亂當作階梯:惡意利用司機,轉移稅收視線
除使用不正當方式在決策層發力之外,在解決各國爆發的Uber抗議危機時,Uber管理層也采取大量無底線手段。
2016年,由於Uber大力拓展歐洲市場的業務時,引起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法國等國出租車司機群體的大規模抗議。對於這些抗議事件,Uber高層一邊積極找各國政要救火,一邊居然在下指令讓員工煽風點火推動事態升級。
比如,在巴黎的抗議事件中,很多出租車司機的情緒激動,出現小部分暴力沖突事件。對此,Travis Kalanick給分公司高管們發信命令進行“報復”,讓他們鼓動當地Uber司機也發起大規模抗議,意在挑動兩邊對立升級,引發更大的騷亂,從而達到敦促政府改革法律的效果。在郵件中他說:“擁抱混亂,這意味著你正在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暴力保證成功。”
一位Uber的前高管表示,Uber當時完全是在“武器化”自己的司機,根本不在乎司機的狀況,而是利用他們來逼迫政府讓步。
圖片來自國際調查記者聯盟,The Uber files
與此同時,Uber還會悄悄搜集傳統出租車司機在抗議活動中的暴力舉動,並將其寫成故事,圖文並茂地發給當地的媒體,試圖在公眾中醜化正規的出租車司機的形象。披露文件中,一位Uber的員工向管理層匯報道:“它們(這些報道)明天將在沒有我們指紋的情況下在頭版發佈”。
這樣的戲碼在那幾年在很多地方不斷上演,成為Uber解決爭端的“秘密武器”。
除此之外,Uber還將原本自己應該承擔的稅收義務向司機身上轉移。在各國推進業務時,Uber常常會先發制人地制定確保當地Uber司機納稅的 “解決方案”給到政府,從而讓各地政府將稅收關註對象從公司本身轉換到司機身上。
這樣的策略完全是Uber精心策劃的。比如在尼日利亞的業務備忘錄中,一位當地Uber高管就向母公司匯報道“我們會見拉各斯的稅務機關,他們稱贊我們在確保司機稅收合規方面所做的努力,並成功將他們的重點從優步的‘逃稅’轉移到共同努力確保司機合規。”
除此之外,從2013年開始Uber就開始謀劃“美國—荷蘭—百慕大”的避稅架構,將歐洲市場的收入,通過知識產權流轉機制,全部轉移到避稅天堂百慕大,還制造出295億美元的可抵扣成本,幾十年都不用交稅。
|發明Kill Switch,惡意阻撓監管調查
除此之外,此次文件還披露,面對各國政府對於Uber 監管和審查,Uber完全是處於“知法犯法”的狀態。
在Uber內部高管中的對話中可以看到,他們多次提到“我們的業務在許多國傢都是不合法的,”“這種做法是非法”的說法,但他們卻一致性地選擇忽視當地法律,並稱自己為“海盜”,表示交通法對於智能手機時代來說已經過時。
很多國傢的監管機構都曾試圖突擊檢查Uber、搜集其違法經營的證據,但往往都會撲個空,其原因在於Uber為對抗監管,在內部發明一項名為Kill Switch的功能。這個功能的作用是當Uber的辦公室遭到突襲時,能夠快速切斷本地設備對公司主要數據系統的訪問。
文件顯示,這項功能在法國、荷蘭、比利時、印度、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至少被啟用12次。Travis Kalanick還在一次阿姆斯特丹警方的突擊檢查前親自下達命令嗎,要求趕緊按下終止開關,一定要趕在警方到來前馬上關掉。
圖片來自BBC
當終止開關被激活後,經過訓練Uber員工會集體裝傻充愣。 他們會找理由說說是電腦出問題,或者可能是舊金山總部的技術人員睡著。
Uber的Kill Switch伎倆屢試不爽,這種“流氓行徑“讓檢查機構明知道他們在撒謊,但卻也無可奈何。一位Uber高管的匯報短信中甚至”驕傲“地說道,“我們已經多次使用這個劇本,現在最困難的部分是(對宕機)表現出驚訝。”
圖片來自BBC
針對此次曝出的大量事實,Uber官方並沒有否認,但同時也表示,“自從新任CEO上任之後再也沒有使用過Kill Switch開關”、“過去的行為與現在的價值觀不符”,“今天Uber是一傢不同的公司”。
的確,可能有人也會說,這都是好幾年前的事,Travis Kalanick也在2017年卸任,不如就讓這些往事隨風而散吧。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此次全球180多名記者共同深入調查此事的意義或許並不在於Uber本身,而是想去探究是什麼導致此次醜聞的出現,以及還有沒有同樣的事情正在發生?
畢竟,當你在陽光下發現一隻蟑螂時,或許說明在陰暗處已經多得擠不下。
參考鏈接:
1.https://www.icij.org/investigations/uber-files/uber-global-rise-lobbying-violence-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