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最新報道,連日來,受持續高溫少雨和長江上遊來水偏少共同影響,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水位持續走低。截至9月6日8時,鄱陽湖都昌站水位7.97米、星子站水位7.99米,均跌破8米,比9月5日8時的8.15米,一天內降低0.15米。
自此,鄱陽湖正式進入極枯水位,湖區通江水體面積僅310平方公裡。
據江西省九江市氣象部門預計,9月,九江市平均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預計幹旱仍將持續,各地仍要繼續加強水資源管理,科學合理調度使用抗旱水資源。
另外,在鄱陽湖都昌縣多寶鄉蔣公嶺附近水域,因為幹旱裸露出湖床,還浮現一座明代古橋“千眼橋”。
據悉,這座古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全長2930米,有949個墩,948個孔,所以有“千眼橋”之稱。
千眼橋由松木樁和麻石搭建而成,橋面寬約1米,由三根長條花崗巖拼成,由於長年浸泡在水裡,隻有當水位低於10米的時候,千眼橋才露出水面,不過其浸泡數百年仍堅固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