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人士透露,iPhone 16已經開始打樣,預計部分國內代工廠將在12月開始試產工程樣機,明年3月、4月供應商將大規模入駐調試。目前,iPhone 15系列已經上市銷售,但與過去的系列相比,消費者對其驚喜程度似乎並不如以前。 據爆料,iPhone 16系列將帶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創新設計和卓越性能。這款手機明年也同樣為四臺設備,分別是iPhone 16、iPhone 16 Plus、iPhone 16 Pro以及iPhone 16 Pro Max。其中,iPhone 16將采用全新的無邊框設計,屏占比將進一步提升,邊框將幾乎消失,用戶將享受到更加寬廣的視野和更加震撼的觀感。此外,iPhone 16還將引入全新的材質,讓手機更加輕薄、堅固,提供更好的握持感和耐用性。 此外,iPhone 16的基礎款將搭載A17芯片,並采用N3E工藝。這一消息並不令人意外,因為蘋果今年為Pro系列機型搭載A17 Pro芯片,與標準版進行區分,預計未來蘋果還將采用類似的產品策略。
iPhone 16開始試產:邊框幾乎消失
相關推薦
代產品iPhone14的表現可能會更好。知情人士稱,蘋果已經開始試產iPhone14,並計劃於8月份量產。而且,蘋果已經告知供應商,iPhone14上市後的初期銷量將高於一年前的iPhone13。蘋果的這一預期,與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相吻合。如今
小米平板6已經開始測試,新機將在下月的MWC 2023中正式發佈,小米平板6系列也是標準版和高配版兩款,預計小米平板6標準版會搭載高通驍龍870芯片,小米平板6 Pro搭載的是高通第一代驍龍8+。根據此前爆料,小米平板6系列采用
還有2個多月,iPhone 15就要發佈,而現在工廠已經陸續開始試產,除A17處理器、潛望長焦鏡頭等之外,用10多年的Lightning接口也要換,目前工廠已經確認並且開始量產相關的配件。iPhone 15系列淘汰Lightning接口,換USBC接口還是為滿
次小米13標準版,采用硬朗時尚的直邊+直屏設計,正面四邊框幾乎實現等寬效果,而且比iPhone 14 Pro明顯更窄,視覺效果出眾。為做到這樣的效果,小米13采用定制高端OLED直屏,其中三邊框僅1.61mm,下巴則為1.81mm,屏占比高達93.3%
3英寸版本將更換為OLED面板,預計供應鏈將於2024年一季度開始試產。目前,11英寸的iPad Pro使用的是LCD屏,而12.9英寸的iPad Pro則使用的是mini LED屏。蘋果選擇OLED面板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擁有mini-LED面板所不具備的優勢。OLED面板可以
據供應鏈最新消息稱,蘋果即將開始iPhone14的量產工作,而本月中旬將開始試產,目前富士康的招工早已在進行。有知情人士爆料稱,為滿足iPhone14的組裝工作,深圳觀瀾富士康開始招工,預計8月為招工高峰期。深圳富士康iDPBG
芯片解決方案公司瀾起科技(MontageTechnology)發佈最新的DDR5寄存時鐘驅動器(RCD)。此前,Rambus也於2023年底發佈支持7200MT/s的DDR5RCD。以前,時鐘驅動器功能集成在用於服務器 RDIMM 或 LRDIMM 模塊的寄存時鐘驅動器 (RCD) 芯片中,而不
真機外觀今天傍晚正是曝光,讓我們來感受下,新機已經開始試產,將在本月底發佈。背部相機是方形Deco,有三顆攝像頭,主攝和超廣角上下對稱排佈,相機開孔大小一致,閃光燈和副攝被安排在右邊。對比K60和K60 Pro,K60 Ultra
立適當的生產與測試機器,同時必須建立質量監測過程。開始試產之後,代工廠需要收集數據,修正異常,評估生產過程與產品需要改進的項目,並評估試產產品是否可以接受。試產產品需改進項目經過驗證後,可開始量產。值
代機型的曲面屏一直延伸到機身側面,從正面幾乎看不到邊框,而新一代機型的屏幕接近直屏,與邊框的連接處清晰可見,預計采用2.5D玻璃屏幕。 另外,Galaxy S24 Ultra的機身在觀感上更接近於直屏手機,手機上邊框與右側邊框幾
7日持續招工。信達國際研報顯示,蘋果宣佈iPhone14系列已開始試產,計劃在8月量產,已經告知供應商,預計上市後的初期銷量將高於1年前的iPhone13系列。富士康招工高峰期提前7月16日晚間,鄭州富士康iDPBG事業群稱,目前是全年
打動部分老用戶換機,據悉,iPhone 15系列可能會在本月底開始試產,如果一切順利,量產預計在8月中旬進行。
打動部分老用戶換機,據悉,iPhone 15系列可能會在本月底開始試產,如果一切順利,量產預計在8月中旬進行。
在9月份推出全新的iPhone 15系列手機。目前,供應鏈已經開始試產,預計很快就會進入正式量產階段。據預測,iPhone 15系列將於8月份開始正式量產,預計下半年的出貨量將達到8400萬部,比去年的iPhone 14系列增長12%。與上一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