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仍不自覺地說出工作語言,這是近段時間火起來的話題——工作語言後遺癥。本文介紹這一現象,並提出工作語言後遺癥的產生或許是因為人們已經習慣工作與生活界限的模糊狀態,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歡迎大傢一起來閱讀這篇文章,一起討論。
“行業黑話的日常化,也許正是工作入侵生活造成的話語“變形”。”
“我媽淘寶退款一直沒到賬,我跟她說:‘你跟進下流程。’ 我媽:‘你會不會說人話?’”
“我媽問我鑰匙放哪兒,我說:‘我回去double check 下再給你feedback。’”
圖源:小紅書網友評論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許多網友都分享自己這種無意識的語言混搭:工作中的語言習慣自然而然地帶入日常生活對話,形成一種“乍一看這麼說也對,但好像又不完全對”的情形。
當各行各業的專業術語與衣食住行的日常碰撞在一起,兩套本來涇渭分明的語言系統如脫韁野馬般失控。許多網友將這種行業黑話與日常生活的混用現象稱為工作帶來的語言後遺癥,並表示“工作幾年,我好像不會說人話。”
當打工人談論語言後遺癥時,除後知後覺的自嘲與歡樂,似乎還有對於被工作習慣“支配”的淡淡苦澀。
01
語言大亂燉:
工作語言對日常話語的“入侵”
在深受語言後遺癥影響的人們的生活中,衣物甩幹脫水變成“離心處理”,預定民宿變成“排期”,等待取餐變成“交付”……
圖源:小紅書網友評論
相較於故意堆砌行業黑話,用抽象的詞匯拼湊出令人費解的篇章,脫口而出這些專業詞匯並非“玩梗”,更像是不得已而為之。
對於資深打工人來說,使用這些專業詞匯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在日常對話中說出這些詞匯,就像呼吸一樣簡單。
無論是“互聯網黑話”還是“實驗室術語”,這些專業術語與日常語言都有著較大的差異。
在工作或科研場景下,人們往往會使用特定的話術,語言追求準確、高效,符合行業規范或者學術規范。而日常語言則更為靈活多變,人們不在乎用詞是否高雅、語法是否規范,傳情達意是話語的終極使命。
在一般情況下,這兩種語言體系同時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中,並行不悖。但是這種平衡似乎因長久浸潤在工作環境而打破:動賓搭配越來越混亂,專有名詞越來越多的替代日用品……
圖源:小紅書網友分享
英國人類學傢馬林諾夫斯基提出“語境理論”,他認為語言隻有放置在相應語境中才有意義,具體來說有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兩種。語境制約著語言的形式,從而幫助將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固定為某一語境下的確定性。語境涉及到參與者雙方、時間、地點等多種因素,從而對說話的正式程度、風格、語氣、用詞都有不同的影響。
語言後遺癥之所以常常讓我們啞然失笑,在於這種“大亂燉”的語言讓適用於工作語境中的詞語,突破語境的制約,出現在日常用語中,形成一種語境的錯位。
圖源:小紅書網友分享
想問饅頭店開門沒,大腦組織出的語言卻是“饅頭恢復運營嗎?”這種“驢唇對馬嘴”的錯位感與“陌生化”的詩學理念有共同之處。俄國形式主義的“陌生化”理論,是指在語言文字上用反常的內容與形式,重喚人們對於習以為常事物的細膩感受,從而實現獨特的審美體驗。
語言後遺癥和“陌生化”,都是一種“新瓶裝老酒”的語言實踐,“高級抽象”的專業詞匯替代日常詞匯,給人們帶來陌生化的體驗,這種新奇的“混搭”也因此成為打工人的快樂源泉。
圖源:小紅書網友評論
在網友們的分享中,無論是互聯網大廠打工人還是實驗室科研人都不同程度遭受著語言後遺癥的影響,錯位的語言是一種烙印,無論自願與否,都成為他人判斷我們職業的標識。正如網友所言,自己脫口而出一些行業話術時,別人還沒反應過來,自己已經忍不住發笑。
實際上,很少有人會在工作語境中使用日常用語,這種錯位更像是單向的“入侵”,在專業用語的入侵下,人們的日常話語好像不斷地簡化甚至是退化。網友們將這種語言剔除出“人話”的范疇,在自嘲的歡樂之下,或許還有對於工作語言的入侵的無奈。
02
行業黑話日常化:
日漸模糊的工作與生活邊界
有許多網友說“怎麼不算工傷呢”“笑著笑著就哭” ……
圖源:微博網友評論
在戲謔之餘,我們或許還要思考當行業黑話不斷侵蝕日常話語,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邊界是否也隨之變得模糊?
“想象一種語言意味著想象一種生活形式。”想象行業黑話,也就是在揣測符號背後的行業運作方式。而在日常語境中使用行業專業詞匯,讓抽象晦澀的“黑話”降落在日常煙火氣中,破除對於符號所指職業的揣測與想象,這些抽象詞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通俗易懂的位置,從而對行業黑話實現“祛魅”。
行業黑話日常化不僅將專業詞匯引入日常的語言交流圖景,也塑造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幼教會不由自主的用和孩童說話的語氣與他人交談,客服人員會習慣性地使用“您”….隨著行業黑話與日常話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職業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區分也越來越模糊。或許網友調侃“刷到這條微博仿佛在加班”,工作帶來的緊繃狀態似乎在語言中繼續延續著。
圖源:微博網友評論
人們如何看待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或許話題#上班醜關我下班什麼事#能夠反映年輕人對於工作和生活邊界的態度,許多年輕人展示自己上班下班的反差,這種反差將工作狀態與生活狀態分割開。上班下班的兩幅面孔,顯示著人們對於下班後自我生活的追求。
圖源:抖音#上班醜關我下班什麼事#話題截圖
在豆瓣,話題#上班與下班的割裂人生#擁有4.4億的瀏覽量。大傢追尋上班與下班的精神或物理隔離,過著兩種生活的年輕人,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在“謀生存”和“尋夢想”之間不斷遊走。
圖源:豆瓣#上班與下班的割裂人生#相關討論
“上班電廠女工,下班都市辣妹”,改變穿搭似乎讓人們成功地在物理上將工作與生活隔離開,但語言後遺癥則反映出,工作帶來的影響在精神層面並不那麼輕易地消除,這些痕跡會悄無聲息的殘留在下班的“自我時間”中,如海浪般不斷侵蝕著自我生活的海岸線。網友的戲謔之中或許還潛藏著打工人對於自我生活領地不斷“失守”的心酸與苦澀。
在電影《摩登時代》中,查理是流水線上一個負責擰螺絲的工人,重復繁重的工作仿佛將他也變成一個機器人,他不斷重復著擰螺絲的動作,最後精神崩潰,看到螺絲就擰,甚至將人們的鼻子當成螺絲釘來擰。
卓別林以誇張的表演諷刺工作對於人的異化。語言後遺癥似乎尚未到達“異化”這樣嚴重的程度,但是不斷重復的工作話術的確在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對話,在潛移默化之中,人們甚至察覺不到話語習慣的改變。
圖源:微博網友評論
誠如米蘭·昆德拉所說:“生活時常會讓我們感到艱辛,並會讓我們無數次目睹生命在各種重壓之下的扭曲與變形。”行業黑話的日常化,也許是工作入侵生活造成的話語“變形”。
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日益發達的當下,工作與生活在下班後的時間裡通過網絡密切連接著。微信群越來越多承載著工作群的職責,無形間延長人們的工作時間,隨時在線似乎成為一種默認的工作美德。
圖源:知乎網友提問
在語言後遺癥的背後,或許是人們已經習慣工作與生活界限的模糊狀態,隨時隨地以工作狀態和相應話術應對可能出現的工作安排。勞資關系中尚處於弱勢地位的打工人往往習慣於付出最高限度的努力,休閑娛樂被抹除,生活空間被讓渡。
語言後遺癥在某種程度上代表工作入侵生活後不自覺的妥協,雇主和工人之間結構性的不平等關系於話語中顯現,傳達著“人在職場,身不由己”的無奈與妥協。
梁實秋說:“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閑暇,於必須的工作之餘還能有閑暇去做人,有閑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大傢對於語言後遺癥的討論,也是在探討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探索忙碌工作與日常閑暇的邊界。
工作語言確實在入侵日常語言,但網友們在描繪時,往往將其視為令人忍俊不禁的日常趣事,這何嘗不是另一個層面對生活熱愛的體現?
對待語言後遺癥,我們也許不必過度憂慮,或許工作與生活的分野,本就無法涇渭分明。
作者 | October神無月;編輯 | 餘之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