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天生不會感染新冠?《紐約時報》發文揭秘


2022年年末,外界所預期的季節性新冠肺炎病例數量增長開始出現,美國7天平均新增死亡病例比兩周前增長65%。然而,圍繞疫情最令人感到困惑的地方依然存在:有人從來不感染新冠。

抵禦病毒的重要方式

雖然有許多人可能是通過采取預防措施或簡單的運氣使其避免感染,但科學傢們認為,的確存在從來不感染新冠的人,他們天生就對新冠病毒免疫,而他們的基因則可能包含著治療新冠的線索。有人天生對一些病毒免疫。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艾滋病,某種基因突變會使一些人免於感染艾滋病,這是少數艾滋病患者被治愈的關鍵。

而那些從來不得新冠的人體內是什麼樣子呢?我們現在還不確認。人體抵禦病毒的方式之一是基因突變。例如,冠狀病毒需要同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才能入侵細胞。如果你的ACE2受體存在突變,病毒就無法入侵你的細胞,也就無法感染你。但這種突變可能很罕見。

基因也會影響人們患病的嚴重程度。有人先天免疫系統存在突變,它就像是你免疫系統的第一響應者。更具體的反應,如針對特定病毒的抗體,會在感染後出現。第一響應者系統存在突變的人們似乎病癥會很嚴重。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突變能讓一些人免於感染。

以不會感染的人為研究對象

那些無癥狀的人同樣也感染病毒。病毒存在於他們體內,他們沒有明顯的癥狀,或者癥狀很輕微。但這與那些根本不會感染的人不是一回事。不過,研究人員很難追蹤這兩組人群之間的差異,因為很多人現在已經感染。

許多人可能會想:“哦,我對病毒免疫。我還沒有感染,科學傢應該對我進行研究。”一些研究人員的確開始對那些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進行研究。但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很快出現,幾乎每個人都被感染。一些科學傢感到很受挫折,他們必須從頭來過。研究過程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因為科學傢必須以那些真正不會感染的人為研究對象。一些科學傢正在對那些本應感染卻未感染的醫護工作者和看護者進行研究,希望從中可以找出治療新冠肺炎的辦法。

事實上,我們並不知道有多少人永遠不會感染新冠病毒,因為存在太多未知因素。我們不知道,那些說自己從未感染的人是否真的沒有感染過,或者他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防護措施很嚴格,導致病毒沒有機會傳染。再加上,疫苗起到一些針對感染的免疫作用。真正完全免於新冠病毒感染的人們的數量或許非常少。

他們為何避免感染

我們向人們詢問到目前為止是如何避免感染新冠病毒的,收到超過1萬份回復。比如,來自紐約佈魯克林的傑西卡說:“疫情期間,我一直在照顧一位患癌癥的朋友,一直避免見任何人,以讓他感到安全。他今年2月去世,我也開始出門見朋友,但我現在還沒有感染。我要麼是免疫於新冠病毒,要麼就是他變成我的‘守護天使’。”

來自加州的凱瑟琳說:“健康體質至關重要。疫情之前,我很少感冒,再加上采取預防措施,戴口罩,註射疫苗和加強針,居傢辦公,加上一些運氣。兩年半來,我甚至沒有流過鼻涕。我們現在已經拋開口罩,開始堂食,社交和定期舉辦派對。”

來自日本沖繩的吉莉安說:“我想,我和丈夫沒有感染新冠病毒主要是運氣使然。我們沒有孩子,社交圈子很小,大傢對如何安然度過疫情的觀點都很一致。我們在疫情開始時住在懷俄明州,那裡人口不密集。後來,我們搬到沖繩,融入到公共衛生健康大於個體自由的文化中。這裡的人都戴口罩,我們也更容易地保持這一習慣,這讓我們在過去3年中一直保持安全和健康。”

來自德國埃森市的茱莉亞說:“我免疫功能低下,知道自己必須盡一切可能不要感染。疫情第一年,我幾乎都生活在隔離狀態中。之後,我一直戴著FFP2防護口罩工作,從不坐公交車或火車,也從來不會不戴口罩進入超市,一直避免去那些高感染風險的地方。我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即便現在,我在公共場合也經常戴口罩。周圍的人也一直努力讓我保持安全,在來看我之前會自我檢測。我很感謝他們。”(作者喬納森·沃爾夫、維特·莫澤,王曉雄譯)


相關推薦

2022-08-22

,當蘋果宣佈其兒童安全(Child Safety)計劃時,人們對模糊哪些內容應被視為隱私的後果表示關切。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蘋果將在蘋果設備上的圖像上傳到iCloud之前進行本地掃描,然後將這些圖像跟NCMEC的已知CSAM哈希數據庫進行

2023-08-17

文件進行任何更改,該文件會通知搜索引擎爬蟲可以訪問哪些URL。此舉或許是對谷歌最近更新的隱私政策的回應。該政策披露,搜索巨頭可能會從網絡上收集公共數據來訓練其各種人工智能服務,如Bard或Cloud AI。為OpenAI ChatGPT等

2023-08-17

文件進行任何更改,該文件會通知搜索引擎爬蟲可以訪問哪些URL。此舉或許是對谷歌最近更新的隱私政策的回應。該政策披露,搜索巨頭可能會從網絡上收集公共數據來訓練其各種人工智能服務,如Bard或Cloud AI。為OpenAI ChatGPT等

2023-08-16

文件進行任何更改,該文件會通知搜索引擎爬蟲可以訪問哪些URL。此舉或許是對谷歌最近更新的隱私政策的回應。該政策披露,搜索巨頭可能會從網絡上收集公共數據來訓練其各種人工智能服務,如Bard或Cloud AI。為OpenAI ChatGPT等

2022-11-29

不過,他在2020年9月接受《紐約時報》播客采訪時說,他不會接種疫苗,因為"我沒有患COVID-19(重癥)的風險,我的孩子也沒有"。在主持人當時提醒他如果不遵循公共衛生建議,許多人可能會死亡時,他直截當地回答。&q

2023-04-03

之後,《紐約時報》以及其他許多機構和名人明星表示,不會為藍色認證標付費。 《紐約時報》的反應,引發Twitter老板馬斯克的口誅筆伐。他在Twitter發帖稱:“《紐約時報》真正的悲劇,是他們的宣傳報道

2023-04-03

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紛紛表示,他們不會為其官方Twitter賬戶或記者的賬戶購買Twitter的TwitterBlue認證服務,因為這項認證不再像以前那樣代表著權威和專業。從上周六開始,Twitter開始移除使用已久的認證標記

2023-03-24

改變其遊戲業務,以及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我們不會忘記我們現有的熱門作品。我們將會繼續投資 Wordle、Crossword和我們的其他遊戲。”她繼續說道:“我們也將懷著對制作一款好遊戲並不容易的理解和耐心繼續尋找新

2022-07-04

瘙癢、腫包,不少人的夏日記憶裡,蚊子是一種討厭的存在。除此之外,蚊子給人們帶來的還有多種可怕的蚊媒傳染病。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8種急需關註的傳染病中,就囊括寨卡熱和裂谷熱兩種烈性蚊媒病毒性傳染病。

2024-02-10

由於第四季度廣告收入未達到市場預期,《紐約時報》股價在財報發佈當日盤中一度跌超10%。當地時間2月7日盤前,《紐約時報》(Nasdaq:NYT)公佈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2023財年第四財季業績,第四財季營收6.762億美元,較去年同

2024-01-31

《紐約時報》將開始組建一個團隊,探索在其新聞編輯室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ZachSeward最近被該刊物聘為人工智能計劃負責人,他在Threads上發佈消息稱,該團隊將"專註於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其他機器學習技術的

2022-08-23

Tok上還有視頻聲稱特朗普煽動國會大廈騷亂是謠言、美國新冠確診病例激增是為阻止現場投票等。“當視頻時長短、文本內容有限時,人們是不足以對政治議題展開細致入微的討論。”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肖倫斯坦中心研究院凱

2023-04-04

華盛頓郵報》、Politico在內的多傢主流媒體都表示,他們不會為Twitter的標記付費。Twitter新的Twitter Blue訂閱服務規定,《紐約時報》這樣的機構每月必須支付1000美元,才能保留他們Twitter賬號的金鉤認證標記。個人記者等其他個體

2022-10-14

(藍色部分)幹擾素會喚活數百個基因,讓它們阻礙病毒感染周期中的每個步驟。方式多種多樣,諸如強化細胞外部防禦、增強內部防禦、將新冠病毒驅逐出受感染的細胞等。緊接著,幹擾素還與各種免疫細胞的受體結合,拉它